(通用版)高考历史复习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和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含解析)

(通用版)高考历史复习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和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含解析)

ID:44613962

大小:33.4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4

(通用版)高考历史复习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和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含解析)_第1页
(通用版)高考历史复习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和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含解析)_第2页
(通用版)高考历史复习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和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含解析)_第3页
(通用版)高考历史复习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和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含解析)_第4页
(通用版)高考历史复习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和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通用版)高考历史复习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和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单元综合测试十二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和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普罗塔格拉认为,所有的制度都是凭借人类的习惯或律法创建的,而非通过自然。其说教引起人们恐慌,因此他被驱逐出雅典。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  )A.自然法理念深入人心B.重视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C.民主思想受到遏制D.传统价值观占据主导地位解析:自然法蕴含着自由、平等、公正、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题干无体现,故A项错误;普罗塔格拉是智者学派而忽视道德,且当时雅典世风日下、道德沦丧,故B项错误;普罗塔格拉时期,民主

2、政治处于顶峰,故C项错误;普罗塔格拉是人文主义的领军人物,其人文主义思想提出后“其说教引起人们恐慌,因此他被驱逐出雅典”,显示了人文主义与传统价值观的冲突,故D项正确。答案:D2.亚里士多德认为,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消除兽欲,即使是最好的人也难免在执政时因情感而引起偏差,而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亚里士多德强调的是(  )A.人无法克服情欲的控制 B.人性是制定法律的基点C.法律是理性的体现D.情欲与理性是对立的解析:由材料可知,亚里士多德认为法律是能够免除情欲不良影响的理智的体现,言外之意是法律才是理

3、性的体现,C项正确。答案:C3.文艺复兴时期,彼特拉克等思想家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回顾人类曾经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对人类未来发展潜力的探讨上,人文主义与当时兴起的世俗之风紧紧联系在一起。与世俗之风的紧密联系意味着人文主义(  )A.号召人们追求现实世界的物质利益B.倡导精神世界的信仰与永生C.深刻反映了社会各阶层的现实需求D.明确提出反对基督教的要求解析:材料讲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彼得拉克等思想家把关注重点放在了对未来发展的潜力的探讨上,说明追求现实的物质利益才可能探讨未来,人文主义与当时兴起的世俗之风联系在一起,结合史实可

4、知文艺复兴时期是对现世的幸福的追求,故A项正确。答案:A4.中世纪画家创作圣母像往往以想象中的形象为模本,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却以现实生活中的母亲为原型。这一变化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  )A.现实主义绘画成为风尚B.宗教色彩日益淡化C.人的主观想象受到限制D.审美观念逐渐世俗化解析:西方现实主义绘画成为风尚是在19世纪中期前后,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宗教题材的仍然很多,故B项错误;材料说的是绘制圣母的原型的来源,不是限制人的主观想象,故C项错误;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追求现世生活,审美观念逐渐世俗化,故D项正确。答案:

5、D5.[2019·青岛市质量检测]加尔文派教徒卡拉斯的儿子安东尼原来信奉新教,据说后来打算改信天主教。1761年安东尼自杀。在天主教修士的煽动下,信奉天主教的民众群情激奋,纷纷指控卡拉斯一家,法院无证据宣判卡拉斯有罪。伏尔泰为卡拉斯案的平反辩护。这说明伏尔泰(  )A.维护人权,追求公平B.是虔诚的加尔文教徒C.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D.具有人文主义宗教观解析:根据材料“在天主教修士的煽动下,信奉天主教的民众群情激奋,纷纷指控卡拉斯一家,法院无证据宣判卡拉斯有罪。伏尔泰为卡拉斯案的平反辩护”可知,伏尔泰反对对安东尼的无证

6、判罪,这是在对其基本权利的保障和对公平的不懈追求,故A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对伏尔泰宗教信仰的相关提及,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对法国政体的相关提及,故C项错误;人文主义宗教观强调的是以人为本,这显然并不是材料突出的重点,故D项错误。答案:A6.[2019·河南中原名校联生]卢梭认为,主权是公意的运用,主权者(个体的人)既然只不过是一个集合体的存在物,所以就只能由他自己代表自己;权力可以转移,但是意志却不可以转移,平等权丧失的社会不是公意社会。卢梭提到的“公意”是指(  )A.共同体的理想意志B.多数人的利益表示C.主

7、权者的个人诉求D.统治者的根本利益解析:材料表明,卢梭认为“公意”是一个集合体的意志,而且强调“只能由他自己代表自己”“平等权”,这是理性的体现,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公意”是指共同体的集体诉求,而非主权者(个体的人)的诉求,C项错误;“公意”是指共同体的根本利益,而非统治者的根本利益,D项错误。答案:A7.18世纪80年代,法国识字率在男人中已达到47%,在妇女中达到27%。有文化素养的中产阶级、商人和专业职业者的数量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以上现象(  )A.提高了女性的政治地位B.得益于工业革命的

8、推动C.适应了民主政治的需要D.有利于启蒙思想的传播解析:材料体现妇女识字率达到27%,这与女性的政治地位无关,故A项错误;工业革命客观上会推动工人阶级文化素质的提高,而材料体现了有文化素养的中产阶级、商人和专业职业者人数增加,这不能直接与工业革命的影响联系起来,故B项错误;18世纪80年代法国依然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C项不符合材料中背景史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