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先进基层党组织

村先进基层党组织

ID:44619578

大小:30.5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4

村先进基层党组织_第1页
村先进基层党组织_第2页
村先进基层党组织_第3页
村先进基层党组织_第4页
资源描述:

《村先进基层党组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XX村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材料XX村位于乡政府以南8公里处,辖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64户1206人,总耕地面积1.34万亩。近年来,XX村在乡党委的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进一步完善落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长效机制”,狠抓班子队伍建设,强化干部、党员教育管理,使班子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得到加强,充分发挥了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农民逐步走向富裕。“要走致富路,跟着党支部”,XX村的群众经常这样说,这也是该村党支部近几年以抓班子促党建,抓党建促经济的真实写照。一、建设一支

2、高标准、能战斗的党员干部队伍。1、按照农村党员干部素质工程的要求,坚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不断增强党员在基层工作中的带头模范作用。村党支部先后建立并落实了党员“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考勤考绩等制度,支部班子成员带头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明确了奖罚措施,量化了工作任务和目标,认真执行奖惩办法,使权利与义务并重,党员的责、权、利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培训内容上,注重了政治理论教育和科技培训。依托党员电化教育、远程教育积极开展政治理论和实用技能培训;认真落实“党员电教科技和双培一选”富民

3、工程,大力培养党员致富能手和科技示范户,坚持以党员干部带动群众,以专业户带动普通农户,培养新型科技农民,因地制宜发展经济。2010年,村支部共对党员干部分批培训4次,受教育群众1800余人,涌现出农民科技带头人100余人、农业专业户54户,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的致富能力。2、加强了工青妇等配套组织建设,形成齐抓共管、群策群力的良好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党建带团建、带妇建工作机制,一方面加强了对全村45名团员的理论培训和培养,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后备军”作用;另一方面充分调动广大妇女的积极性,积极引导广大妇女学

4、习科技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3、关心“三老”人员,发挥“三老”人员作用。村支部规定“三老”人员全部参加每周一次的政治学习,组织他们学习党的理论和政策,使他们永葆光荣传统。村党支部还想方设法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他们生病时,组织村干部去看望;每逢重大节日,乡村干部都去进行慰问,并送去生活用品,让他们感受到党的关怀;“三老”人员去世后,村里安排好他们的后事,并对其亲属给予一定的照顾,真正使“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落到了实处,从而激发了“三老”人员的工作热情,为全村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发挥自己

5、的余热,贡献力量。对农民党员的教育管理一直是村党支部工作中的一大难题,XX村党支部认真推行了农民党员“设岗定责”工作,对全村8名农民党员设置了12项岗位,分别制定了详细职责和任务,加强了农民党员参与村务管理、解决基层问题的积极性,改变了以往农民党员先进作用发挥不明显、混同于一般群众的现象,“有困难,找党员”成了XX村群众的口头禅。二、科学统筹,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发展经济工作中的带头作用。支部一班人认真分析了当前产业结构形势,认识到只有以科学为指导,才能持续地发展经济,达到脱贫致富、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

6、农村的目标。村“两委”班子经过讨论研究,制定了符合实际的经济发展规划,实施了“科技兴村”的战略方针。同时,村党支部广开言路,集思广议,广泛采纳群众意见,在客观全面地分析全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本村优势,选准了一条发展经济的好路子,确定了“稳粮控棉,扩大畜牧,大力发展多熟制和林果业”的经济发展思路,逐渐向多元化经营的方向发展。一是兴科技之风,促农业发展。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投入,三靠科技。支部一班人利用“科技之冬”大兴学科技、用科技之风,着重抓好了技术骨干的培训工作,要求每个党员干部掌握一至两门

7、以上的实用技术,多次选派农民代表参加乡县农业技术培训学习,提高了他们的技术,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利用所学的技术在村里逐步推广棉花滴灌种植模式和畜牧养殖等技术。同时,党员干部每人都联系一户以上的贫困户,一帮一对口扶贫。富裕户也树立了“一户富了不算富,全村富了才算富”的思想,无偿向贫困户支援物资、传授农业科技技术。二是调整种植结构,增加经济收入。党支部带领农民以市场为向导,大力发展多熟制、林果业。把红枣作为今后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逐步减少棉花种植面积,将空出的土地用于种植效益较高的多熟制,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在乡党委、

8、乡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努力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应对自然灾害,认真落实技术管理措施,不断解决红枣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困难,使红枣产业迅速发展壮大。目前,全村红枣面积达到7340亩,其中:2009年嫁接红枣1665亩,2010年嫁接红枣2602亩,2010年直播红枣3073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5547.4元,人均增收847元(其中红枣人均增收727元,棉套红枣亩均收入在6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