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活动策略谈

科学探究活动策略谈

ID:44637776

大小:2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24

科学探究活动策略谈_第1页
科学探究活动策略谈_第2页
科学探究活动策略谈_第3页
科学探究活动策略谈_第4页
科学探究活动策略谈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学探究活动策略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科学探究活动策略谈随着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深入,“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和口觉行动。如何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我在这方而有一些心得和大家共享。一、遵循学生个性,优化探究设计科学探究活动的完成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活动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认知发展规律。首先,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兴趣。“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孩子的兴趣。”兴趣是引领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性活动的最好动力。儿童虽然天性好奇、乐于探究,但是对于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乏味的科学探究活

2、动是不会有兴趣的,只会应付差事。因此,在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要根据探究内容的不同设法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体会到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所带来的乐趣。例如,在''用纸造一座'桥这一科学探究活动中,为了激发学生探究“桥”的兴趣,我在活动开始之前向学生展示了自己制作的一座用纸做的“桥”,并提问:你们认为这样一座“桥”可以承受多少重量?学生纷纷猜测,有的说可以承受1千克,有的说可以承受10千克,有的说可以承受50千克。我再问:如果我整个人站在这座“桥”上,它能不能承受得了?学生纷纷摇头表示否定。于是,我把“桥”放在地上,然

3、后双脚站在了“桥”上。半学牛看到“桥”没有一点变形时,都“哇”地一声叫了起来。这个时候,学生们对这一座“桥”都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都很想知道这座“桥”为什么能承受这么大的重量,这就为随后有效开展“桥”的制作科学探究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科学探究活动设计耍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市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智力水平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他们在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方法等方而存在差异。探究活动过难,学生会因无法探究而丧失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无法有效地完成科学探究活动;设计得过于简单,学生能够轻松完成,但是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特别是动

4、手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发展。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不同层次要求的科学探究活动,尽可能使科学探究能力处在各个层次上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探究活动,使所有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都能得到发展。在''用纸造一座'桥这一活动中,教材对造桥的要求有了明确统一的规定。我根据班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材中的规定分成了二个不同层次的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其中一个层次的活动。第一个层次:报纸数量不限,还可以加入多种辅助材料,使桥能够承受200克重量;第二个层次:报纸数量不限,可以加入1—2种辅助材料,使桥能够承受200克重

5、量;第三个层次:只能用一张报纸,可以加入1—2种辅助材料,使桥能够承受200克重量,并且长度和宽度要达到教材屮的要求。这样的设计可以使每一个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都得到发展,增强了学生探究活动的积极性。第三,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要形式多样。科学探究活动是一个持续的渐进的过程,在活动过程中,会有许多环节需要学生去完成。因此,一个探究活动可以分解成多个小的探究环节,而这些环节的活动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特长或兴趣自由选择。对于探究小组的每一个成员来说,这种可以自由选择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提升他们参与探究活动的积极性。在"用纸造一座'桥的活

6、动中,教材的要求是让学生根据要求制作一座“桥”。但是,对桥的研究可以是多个方面、多种形式的,除了用纸造一座“桥”夕卜,还有很多有关桥的知识值得学生去探究。于是,我组织学生开展了对桥更为广泛深入的研究。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或地域范围自由组合,历史知识丰富的学牛开展“桥的演变历史”探究活动;科学知识较广的学生开展“桥的种类和特征”探究活动,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开展“用纸造一座'桥探究活动,想象较丰富的学生开展“我对未来桥的畅想”活动……多样化的探究内容、自由选择参与的探究形式,必然会使学生的探究热情得到提升。二、强化教师引领,注

7、重探究过程在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能否及时给予学牛恰当的引导也是制约探究活动有效性的重要条件。学生的准备是否充分、教师的指导是否明确,都影响着学生的参与度和成功率。为了提高科学探究活动的实效,教师对于活动的指导应考虑以下一些因素。1.探究活动准备阶段的组织和引导。学生的准备包括物质准备(如探究工具、探究环境)和精神准备(对探究活动的理解、所需要的知识基础、技能基础以及良好的心态)。如果学生对所要进行的探究活动准备充分、他们便能顺利地完成,不会或较少产生挫折。当学生对活动有明确清楚的理解时,他们通常能够运用相关的知识

8、和技能,成功地完成探究活动,而咼成功率又会激励他们在以后的科学探究活动中付出更大的努力。例如,在“小杆秤的研究”这一探究活动中,我首先向学生展示了一个实物杆秤,并演示了杆秤称重物的方法,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杆秤称重物运用的是哪一类杠杆原理?制作一把小杆称需要什么材料?”这就使学生对杆秤的构造和使用方法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