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治疗2型糖尿病75例疗效观察

辨证治疗2型糖尿病75例疗效观察

ID:44657553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4

辨证治疗2型糖尿病75例疗效观察_第1页
辨证治疗2型糖尿病75例疗效观察_第2页
辨证治疗2型糖尿病75例疗效观察_第3页
辨证治疗2型糖尿病75例疗效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辨证治疗2型糖尿病75例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辨证治疗2型糖尿病75例疗效观察关键词2型糖尿病辨证论治临床观察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笔者在糖尿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治疗7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137例均为本院2006年10月〜2008年12月门诊就诊患者,均符合2005年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组织专家编写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的诊断。其中男74例,女63例,年龄50〜80岁,平均65岁。中医辨证分为4型[1]:①燥热伤津型45例,症见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多食易饥,大便干燥,形体消瘦,尿频、量多、色黄,皮肤瘙痒。舌红苔薄黄

2、,脉洪数或滑数。随机分为治疗1组23例,对照1组22例;②气阴两虚型34例,症见神疲乏力,五心烦热,口干咽燥,汗出气短,心悸失眠、耳鸣,腹胀便澹或便秘,腰膝酸软。舌红苔薄或少,脉细数或弦数。随机分为治疗2组18例,对照2组16例;③阴阳两虚型36例,症见手足心热,口干喜热饮,或畏寒倦卧,胸闷、纳呆,浮肿,尿浊如膏,腰膝酸软,心悸、泄泻、夜尿频多,性功能不全。舌紫黯、淡胖,边齿印,苔薄白,脉沉细。随机分为治疗3组22例,对照3组14例;④痰瘀阻络型22例,症见面色黨黑,胸痹心痛,目糊目暗,肢体麻木、刺痛,半身不遂,肢端坏疽。眩晕、耳

3、轮甲错。舌黯淡胖,舌下脉络迂紫,苔白腻,脉沉细涩。随机分为治疗4组12例,对照4组10例。各型的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既往史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4个对照组均予常规口服降糖治疗,同时配合正确的糖尿病饮食。治疗1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消渴1号。处方:天花粉、葛根、麦冬、生地黄各12g,黄连6g,竹叶9g,生石膏(先煎)5g。治疗2组加用消渴2号。处方:党参、熟地黄、怀山药各15g,茯苓、麦冬各12g,五味子、萸肉、丹皮、泽泻各9g。治疗3组加用消渴3号。处方:熟地黄、怀山药、桑寄生、怀

4、牛膝各15g,茯苓12g,丹皮、萸肉、泽泻各9g,淡附子(先煎)6g,肉桂6go治疗4组加用消渴4号。处方:当归、枳壳、赤芍、柴胡、川牛膝各12g,生地黄15g,桃仁9g,红花、川苇各6g。4组均每日1剂,水煎,取汁早晚分服,连续治疗21天为1个疗程,共治1个疗程。3治疗结果3.1疗效标准:参照2002年国家药品与食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治疗消渴病(糖尿病)的临床指导原则》[2]疗效判定标准。治疗后空腹血糖<7.0mmol/L(126mg/dl),或餐后2h血糖<7.8mmol/L(140mg/dl),或降糖幅度较治疗前下降30%

5、以上为显效;空腹血糖〈8.3mmol/L(150mg/dl),或餐后2h血糖〈11.0mmol/L(200mg/dl),或血糖较治疗前下降10%~30%为有效;血糖下降未达上述标准者为无效[2]o3.2治疗结果:4个治疗组「4组,总有效率依次分别为85.32%、88.23%、85.13%和87.78%,4个对照组1~4组,总有效率依次分别为72.33%、70.18%、71.11%和72.23%。各治疗组的疗效均优于相应的对照组(P<0.05)o4体会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本虚标实为其基本病理特点。《灵枢•;五变》曰:

6、“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痺。”先天秉赋不足,脾胃虚弱,又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损伤脾胃,运化失司,水谷精微运化失常、障碍,痰浊内生不得泄,留于血中,乃成痰浊之血,血脂出现不正常指标,中医痰浊之血与西医之高脂血症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其本质乃血瘀之证。本病的基本病机是阴虚燥热、气阴两虚,故清热生津、益气养阴为基本治法。同时本病常发生阴损及阳、血脉瘀滞的病变,故还应针对病情,及时合理地选用滋补肾阴、温补肾阳、活血化瘀的治法。中医辨证论治糖尿病疗效显著,不仅使临床症状消失或好转,而且可降低血脂,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5参考文献[1]张

7、伯臾,董建华,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20.[2]郑筱萸主编.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33-237.收稿日期2010-02-0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