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提示 (2)

探究提示 (2)

ID:44680574

大小:1.22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0-24

探究提示 (2)_第1页
探究提示 (2)_第2页
探究提示 (2)_第3页
探究提示 (2)_第4页
探究提示 (2)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究提示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眼中的红楼人物——以结构化人物为方法》课例总结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京西分校郭兆龙一、课程设计背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阅读整本书,应以学生利用课内外时间自主阅读、撰写笔记、交流讨论为主,不以教师的讲解代替或限制学生的阅读与思考。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提出专题学习目标,组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与交流。教师应以自己的阅读经验,平等地参与交流讨论,解答学生的疑惑。”此外,该任务群还指出“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成功经验,及时组织交流与分享。应善于发现、保护和支持学生阅读中的独到见解。”根据

2、“整本书阅读能力图谱A”对高二年级学生学习能力指标的要求,结合指标“A3-3能够对整本书的思想内涵阐释个性化的认识”,设计《我眼中的红楼人物——以结构化人物为方法》。以往的整本书阅读课多数存在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失去了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学习便止步不前的现象。针对这一现状,本此课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掌握一种整本书阅读的方法,使学生长期受益。有鉴于此,本课通过对《红楼梦》整本书的阅读,学生自选人物,梳理相关人物信息,利用对相关人物信息的认识和把握,自选角度,通过小组合作,结构化人物,并探索作者的创作意图。意在使学生掌握一种分析人物的方法,并据此在整本书背景下形

3、成个性化认识。二、课程设计12(一)教学目标1.根据人物线索,梳理原著中的相关信息。2.自选视角,结合所选内容和个人理解,阐述个性化认识,感受《红楼梦》中的人物在整本书中的内涵。(二)任务设定为了保证课程的实施的明确目标,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和学习欲望,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过程学习中能够目标明确的完成教学目标,特创设情境如下:“经典新读”APP推出“红楼人物新解”微视课模块,我校文学社积极参与。为提高作品质量,吸引更多粉丝,推动文化校园建设,文学社提出以“我眼中的红楼人物”主题,鼓励学生参与、创作。要求学生自选人物、事件,自定视角,阐

4、述个性化理解。并评选优秀作品,在校园宣传电视滚动播放。(三)任务分解总体任务的明确,并不能保证所有学生能明晰完成人物的策略和方法,学生作为课程的主体,同样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为了达成学习目标,教师有必要对总体任务进行分解,以使学生能条理清晰的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进而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基于此,围绕实现总任务的目标,将总任务分解为以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明晰项目,开启任务,自选人物,梳理相关章节信息(课下+1课时)第二阶段:根据章节信息,结构化人物,明确阶段特点,阐释有12理有据(2课时)第三阶段:根据人物的结构化分析,完成《我眼中的……》写作(

5、课下)第四阶段:小组评议,根据标准,推选优作,同学质疑,作者完善。(2课时)第五阶段:录制微课,班级放映,总结创作视角。(1课时)三、课程实施(一)第一阶段:明晰项目,开启任务,自选人物,梳理相关章节信息(课下+1课时)自选人物并梳理相关章节信息,这是整个课程的基础。学生要想对所选人物形成个性化的认识,前提是对整本书中与该人物有关的信息有全面的把握。没有对所选人物的全面把握,形成的认识便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了便于后期的集中讨论和交流,统一梳理人物信息的格式很有必要。所以,我为学生提前设计好表格,布置为家庭作业,学生课下进行梳理。12以下是两个班

6、学生提交的梳理的人物信息作业:(二)第二阶段:根据章节信息,结构化人物,明确阶段特点,阐释有理有据(2课时)该阶段是整个任务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学生面对庞杂的人物信息,如何形成个性化的认识和见解,这本次课程设计的重点和难点。为此,12本节课以结构化人物为方法,旨向学生介绍一种人物分析的方法,以便于学生在运用此方法的基础上,完成教学目标,形成该人物在整本书中的个性化认识。1.概念理解结构化是学生比较陌生的专有名词,为了让学生清晰、深刻的理解结构化的内涵,在这里,我分为三步进行解读和引领。(1)通过任务分解的样例来解读就本次课而言,我们围绕教学目标设立任务

7、,为了能够完成该任务,将该任务划分为五个阶段,这就是一种结构化。学生对课程设计与安排比较熟悉,通过课程任务的分解来解读结构化能够让学生比较直观和清晰地初步认识到结构化的大致形式。(2)通过样例引领来解读通过任务分解,学生可以初步认识结构化的大致形式,但是学生选取的是《红楼梦》中的人物,如何对人物进行结构化,学生恐难12把握。基于此,我选取了班级同学都没有选取的《红楼梦》中的人物——贾雨村,通过结构化贾雨村,并在结构化的成果下形成对贾雨村在整本书背景下的个性化认识,来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人物结构化的具体操作过程。首先,简要呈现《红楼梦》中与贾雨村有关的章

8、节信息。其次,选择视角——思想认识,并根据贾雨村思想认识的变化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初入仕途,知恩图报;宦海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