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九单元总结教案新人教版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九单元总结教案新人教版

ID:44688069

大小:800.68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10-24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九单元总结教案新人教版_第1页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九单元总结教案新人教版_第2页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九单元总结教案新人教版_第3页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九单元总结教案新人教版_第4页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九单元总结教案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九单元总结教案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单元总结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题,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以陌生的有机化合物分子为载体对常见官能团性质的考查、有机物的空间结构等都是有机板块命题的热点,该类试题具有情境新、综合性强、难度可上可下等特点,可以在选择题中,也可以在综合题中出现,对考生具有很好的区分度,常见题型有以下两类。  题型一:有机物性质的推断通常给出有机物的结构,对有机物的性质和反应类型知识进行考查。1.常见有机物或官能团的特征反应有机物或官能团常用试剂反应现象溴水褪色酸性KMnO4溶液褪色—OH金属钠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COOH酸碱指示剂变色新制Cu(OH)2悬浊液常温下沉淀溶解

2、,溶液呈蓝色葡萄糖银氨溶液水浴加热生成银镜新制Cu(OH)2悬浊液煮沸生成砖红色沉淀淀粉碘水呈蓝色蛋白质浓HNO3呈黄色-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2.有机物反应类型与结构、性质的关系反应实质或结果类型官能团种类、试剂、反应条件取代反应饱和烃:X2(X为Cl、Br,下同)(光照);苯环上的氢:X2(催化剂)、浓NHO3(浓硫酸)—X、—NO2取代碳上的氢原子水解型酯、油脂+H2O(酸作催化剂)生成酸和相应的醇酯、油脂+NaOH(碱溶液作催化剂)生成酸的钠盐和相应的醇酯化型—OH+—COOH(浓硫酸、加热)生成相应的酯和水加成反应+X2、H2、HBr

3、、H2O,后三种需要有催化剂等条件碳碳双键消失加聚反应众多小分子相互加成氧化反应催化氧化C2H5OH+O2(催化剂)生成乙醛和水KMnO4氧化型CH2CH2、C2H5OHCH2CH2被氧化生成CO2,C2H5OH被氧化生成乙酸  案例示范1 已知二羟甲戊酸(如图)是生物合成青蒿素的原料之一。下列关于二羟甲戊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羟甲戊酸的分子式为C6H10O4B.标准状况下,1mol二羟甲戊酸与足量的钠反应生成1molH2C.二羟甲戊酸与乙醇、乙酸均能发生酯化反应D.二羟甲戊酸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解析 由结构简式可知二羟甲戊酸的

4、分子式为C6H12O4,故A项错误;—COOH、—OH均可与钠反应生成氢气,则标准状况下1mol该有机物可以与足量金属钠反应产生1.5molH2,故B项错误;二羟甲戊酸结构中含有—COOH、—OH,能够与乙醇、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故C项正确;二羟甲戊酸结构中含有—OH,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D项错误。答案 C巩固训练1 乌头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乌头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式为C6H6O6B.乌头酸能发生水解反应和加成反应C.乌头酸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含1mol乌头酸的溶液最多可消耗3molNaOH解析 乌头酸中含

5、有3个—COOH和1个碳碳双键,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碳碳双键的性质),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碳碳双键的性质),1mol乌头酸最多可消耗3molNaOH(—COOH的性质),但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答案 B  题型二: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在全国卷中一般有一道选择题,试题主要是结合有机物的相关性质,考查特定结构的有机物的种类数量,技巧性较强。判断同分异构体的方法有如下几种:1.基元法:甲基、乙基、丙基分别有1种、1种、2种结构,丁基有4种结构,则丁醇、戊醛、戊酸、一氯丁烷等都有4种同分异构体。2.等效氢法:判断有机物发生取代反应后

6、,能形成几种同分异构体的规律,可通过分析有几种等效氢原子(又称对称法)来得出结论。(1)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2)同一碳原子上所连相同基团上的对应碳原子上的氢是等效的。(3)处于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3.结合官能团类型及烃基种类数进行组合确定同分异构体数目。常见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及数目规律:(1)一元卤代烃、一元醇类、一元醛、一元羧酸:同分异构体数目=烃基数。(2)酯或醚类:同分异构体数目=醇类异构数目×羧酸同分异构体数目。(3)苯的二元取代物:同分异构体数目=取代基种类数之和×3(邻、间、对)。案例示范2 某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5

7、H10O3,一定条件下,A与碳酸氢钠、钠均能产生气体,且等量的A生成的气体体积之比(同温同压)为1∶1,则A的结构最多有(  )。A.13种   B.11种   C.12种   D.9种解析 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5H10O3,等量的有机物与足量的NaHCO3溶液、Na反应时产生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的体积之比为1∶1,说明有机物分子中含有1个—COOH、1个—OH,该有机物可以看作C4H10中2个H分别被—COOH、—OH代替,若C4H10为正丁烷,2个H分别被—COOH、—OH代替,羧基在1号碳上,此时剩余的等效H为4种;羧基连在2号碳上,剩余的等效

8、H为4种;若C4H10为异丁烷,羧基位于1号碳上,剩余的等效H有3种;羧基连在2号碳上,剩余的等效H有1种。所以共有12种同分异构体。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