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绵阳一诊作文评析

2018届绵阳一诊作文评析

ID:44752810

大小:9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7

2018届绵阳一诊作文评析_第1页
2018届绵阳一诊作文评析_第2页
2018届绵阳一诊作文评析_第3页
2018届绵阳一诊作文评析_第4页
2018届绵阳一诊作文评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届绵阳一诊作文评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8届绵阳一诊作文评析【总评】今年的绵阳一诊作文题,教科所命题组采用了一则新闻材料。今年7月12日齐鲁网的一则报道:厉害了!这个高中生靠折纸蚂蚱上大学降60分。(7月12日齐鲁网),随后各大媒体纷纷转载。引发了民众的热议。从写作话题上来看,和2015年全国新课标I卷漫画作文、2017年全国新课标I卷我看高考在话题上很有相似度。从整体上看这个作文题属于权衡判断任务驱动型作文。同样一件事物,每个人看见的都是他主观的世界,作文材料给出写作空间,头脑风暴之后引发考生深层思考并对材料内容进行归纳和立意,能充分深刻地考察考生的写作水平和底层能力。在这个新媒体资讯爆炸的时代,自媒体内容垃圾化,讨

2、论公厕化的时代,如何引导学生坚持自我判断,不为外边的评价所干扰显得尤为重要。这道作文题体现了当前高考命题关注热点,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的特点,切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从学生关心的高考招生录取问题出发,贴近现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正在由大走向强,十九大报告里提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当下,我们大力地呼唤弘扬工匠精神,党中央对关乎民生、关乎就业的职业教育非常重视。唯分数论的教育是走不通的,必须全面深化教育改革。2018年高考改革正在不断深入,自主招生等高考录取补充制度也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

3、,民族就有希望。这启示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语文教学德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意参考】绵阳一诊考试作文题原材料【央视评论】特约评论员王健凭借着“折纸神技”,山东考生孙洪涛将一只脚跨入了心仪大学的校门,这样的事情在一二十年前,甚至五年前都是不敢想象的。“怪才”圆了大学梦,这不是一个人的逆袭,而是教育改革切切实实的成果。高考纵然公平但也带来严重后果曾几何时,想要进入大学的校门,只有埋头苦读并通过高考这一条路。正因与此,高考也被万千考生和家长称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苦行僧之旅。考试纵然公平,但带来的后果也极其严重。那些“偏才”、“怪才”往往被认为“不入主流”,唯有仔细研究应

4、试并分分必较才是“正道”。在这样的过程中,有独立思想的考生、有一技之长的考生和有较强动手能力的考生往往折戟沉沙。事实上,人类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有其自然的学习曲线:通过实践获得经验,并由经验总结上升为理论,在未来用经验和理论指导更多的实践。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引导,绝大多数考生摈弃了实践和动手,直接从书本中获得经验,这本没有什么错。只是,理论和经验唯有与实践结合才能获得生命力。折纸技艺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相关孙洪涛折纸,并非折简单的纸鹤、纸飞机,更不是重复别人的“工艺”,而是带有原创性思维的创造性工作。纸张在折叠过程中,往往需要数学和空间结构原理,例如“三浦折叠法”。因此,把孙洪涛获得60分加

5、分看成是“凭借玩玩具进入了大学”,是不理性的结论。哈尔滨工业大学之所以看重孙洪涛的折纸技艺,一是看重考生独立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先在脑子里把纸折一遍并设计出最优方案,这绝非易事。二是看重考生极强的动手能力:把理论付诸实践,把方案变成现实,这同样不简单。这两方面能力,在绝大多数的考生身上都存在不足或硬伤。自主招生更多体现“潜力面前人人平等”我们必须看到,这一次孙洪涛是在自主招生的考核中获得了加分。事实证明,教育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推出的自主招生体系,已经渐渐靠近了制度设计的初衷——不以分数为唯一标准,让能力更好地说话;不以成绩为生死线,而让偏才怪才脱颖而出。相对于传统模式“考卷面前人人平

6、等”的基础性公平,自主招生通过对大学自主权的确认,更多体现了“潜力面前人人平等”的更高层级的公平原则。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期待“百花齐放”当然,人们对什么样的考生以什么样的能力获得加分会有不同看法,人们更担心下次会不会有考生和家长以暗箱操作的方式,给考生冠以“某某特殊才能”的名头暗度陈仓。事实上,人们的担忧并非多虑,高招过程中曾经出现过的腐败现象也提示我们要高度警惕。都说“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公开透明的制度化手段是避免自主招生腐败的利器。人们期待,孙洪涛折纸进大学的故事能够让更多学子看到自由成长的空间,看到高校鼓励学子任兴趣驰骋并勇于探索现实的方向,也看到偏才怪才进入高等学府的花样路径

7、。待百花齐放式的人才竞相涌现,我们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努力就离成功不远了!评论1:“折纸上哈工大”契合自招精神□毛建国“折纸上哈工大”引发了一定的争议。在有些人看来,即便自主招生,也应该有章可循。如果折纸可以上大学,那么剪纸可不可以,造纸可不可以?这样的自主招生,似乎随心所欲了一点。然而在我看来,这可能更符合自主招生的真谛。大家都知道“钱学森之问”。如果说“钱学森之问”戳中了应试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的重大弊端,那么自主招生正是为了破解重大弊端而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