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律失常药

抗心律失常药

ID:44762698

大小:496.5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9-10-28

抗心律失常药_第1页
抗心律失常药_第2页
抗心律失常药_第3页
抗心律失常药_第4页
抗心律失常药_第5页
资源描述:

《抗心律失常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心脏电生理学基础正常心肌膜电位动作电位主要参与电流心律失常发生机制自律性升高后除极折返内容提要内容提要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机制降低自律性减少后除极消除折返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钠通道阻滞药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药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钙通道阻滞药教学基本要求掌握:1.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2.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3.各代表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应用;4.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药物选用。熟悉:1.各类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电生理作用;2.心律失常发生的电生理学机制。了解:1.正常心肌电生理;2.抗心律失常药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2、一、正常心肌膜电位0相:钠内流。1相:钾外流。2相:钙内流,钾外流,少量的钠内流。3相:钾外流。4相:离子的转运,恢复静息态的离子状态。第一节正常心肌电生理二、膜反应性0相上升最大速率与膜电位水平之间的关系。三、有效不应期自除极开始到发生可扩布的兴奋心脏正常电活动andnormalcardiacelectricalactivitySchematicrepresentationoftheheart普肯耶细胞动作电位时程中的主要参与电流Thetimecourseofthecurrentsinthea

3、ctionpotentialofHis-PurkinjecellsCurrentsunderlyingdepolarizationinSAnodalcells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时程中的参与电流缓慢型,阿托品或肾上腺素类药物治疗快速型,抗心律失常药心律失常的分类第二节心律失常发生机制一、心律失常的形成1.心肌自律性增高:4相自动除极速率加快阈电位下移最大舒张电位上升2.后除极与触发活动∶早后除极∶发生在2、3相中,与钙内流增多有关。迟后除极∶发生在4相,胞内钙多,诱发短暂的钠内流。Twoforms

4、ofabnormalactivity,earlyanddelayedafterdepolarizations心肌细胞的早后除极和迟后除极传导障碍:局部有病变可使某分支传导纤维有效不应期缩短或传导减慢也可形成折返3.折返形成(re-entry)折返形成机制(Unidirectionalblockandreentry)AtrioventricularreentryintheWolff-Parkinson-Whitesyndrome预激综合征中房室折返环路的形成第三节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机制和分类一、抗

5、心律失常药的作用机制1.降低自律性∶抑制4相主动除极促进4相钾外流,增大最大舒张期电位,使其远离阈电位。2.改变膜的反应性及传导性消除折返∶增加膜反应性,取消单向阻滞减弱膜反应性,变为双向阻滞3.改变ERP及APD而减少折返∶使ERP/APD之比值增大奎尼丁、普鲁卡因胺、胺碘酮可延长ERP利多卡因、苯妥英钠可缩短ERP和APD降低自律性的方式FourwaystoreducetherateofspontaneousdischargeinautomatictissuesAtrioventricula

6、rreentryintheWolff-Parkinson-Whitesyndrome预激综合征中房室折返环路的形成二、药物分类分为四类:Ⅰ类钠通道阻滞药Ⅰa奎尼丁、普鲁卡因胺Ⅰb利多卡因、苯妥英钠Ⅰc普罗帕酮Ⅱ类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Ⅲ类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胺碘酮Ⅳ钙通道阻滞药维拉帕米一、Ⅰ类药-钠通道阻滞药Ⅰa类∶中度阻断钠内流,轻度抑制钾外流奎尼丁(Quinidine)是金鸡纳树皮所含的一种生物碱,是奎宁的右旋体,对心脏的作用比奎宁强5~10倍。【体内过程】吸收∶口服吸收较好,生物利用度较高结合

7、∶80%分布∶代谢∶肝内羟化排泄∶肾,羟化产物及20%左右的原形。第四节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药理作用】1.降低自律性∶抑制4相钠内流,使4相自动除极斜率降低。2.减慢传导速度∶抑制0相钠内流3.延长有效不应期∶抑制3相钾外流4.膜稳定作用∶抑制钠、钙内流和钾的外流5.对植物神经的影响∶α受体阻断:抗胆碱∶阻断迷走神经的效应。Ⅰa类—奎尼丁(Quinidine)【临床应用】房颤、房扑的复律治疗及复律后维持窦律室上性及室性心动过速由于其不良反应故不首选,对于伴心衰者应先用强心苷治疗。【不良反应】1.

8、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2.心血管反应①低血压②心动过缓或停搏3.少数有过敏反应∶血小板减少,粒细胞减少等,应及时停药。Ⅰa类—奎尼丁(Quinidine)Ⅰb类:轻度抑制钠内流:降低0相上升最大速率,减慢传导速度,抑制4相钠内流,降低自律性促钾外流:缩短复极过程,缩短APD利多卡因(lidocaine)【体内过程】吸收∶口服有首过效应,故口服无效,常IV,或静脉点滴维持疗效。结合:70%分布:广泛,心肌中的浓度为血药浓度的3倍。代谢∶肝,脱乙酰化。排泄∶肾,10%左右原形排泄。Ⅰb类—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