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含解析)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含解析)

ID:44776683

大小:266.95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0-28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普通班历史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后汉书》载:“建武年间,(任延)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乘交趾,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这段记载反映了当地A.推广曲辕犁后增加了耕地面积B.开始注重精耕细作提高农业产量C.自然资源的贫乏导致生活贫困D.农民意识的落后导致生活贫困【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可知,由于铸田器,教垦辟,田畴开广,百姓生活才充给,故B项正确;曲辕犁出现于隋唐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选项C、D与材料不符,故

2、C、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精耕细作2.苏州盛泽镇“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绸绫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上述材料可以佐证下列明清经济的哪一特点A.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B.工商业市镇繁荣C.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D.海外贸易的兴盛【答案】B【解析】材料没有反映商人群体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苏州盛泽镇从明初到乾隆时期,成为“邑中诸镇之第一”,体现了明清工商业市镇的繁荣,故B项正确;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的依据是雇佣关系,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苏州盛

3、泽镇与海外贸易无关,故D项错误。3.学者吴慧指出:“重农抑商,重农是目的,抑商是手段。这一政策的实质是抑商人而存商业,退私商而进官商。”下列各项中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重农有效提高了农民阶级的社会地位B.“抑商”成功地抑制了古代工商业的发展C.重农抑商强化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D.重农抑商成为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答案】C【解析】古代中国农民阶级处于被压迫地位,其社会地位并不高,故A错误;古代工商业的发展并未因为“抑商”政策而停滞,故B错误;材料“抑商人而存商业,退私商而进官商”说明国家加强了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故C正确;材料主旨是强调“存商业、进官商”,即官府对商业的控制,而

4、不是说明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是重农抑商,故D错误。故选C。4.六朝商人诗,只及富商,无视中小商人的存在;心羡商人财富,以欣赏的笔触述商人寻花问柳。唐代商人诗既写富商,也写中小商人;对富商,重在批判,对中小商人,则重在同情。此现象表明,由六朝到唐朝()A.抑制商业政策趋于严密B.豪门世族地位日益攀升C.城市商品经济愈益繁荣D.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提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既写富商,也写中小商人”“对中小商人,则重在同情”可排除A项;六朝商人诗反映了豪门世族的享乐心态,到唐代,尤其是通过科举取士,庶族地主势力增强,豪门世族地位有所下降,排除B项;“六朝商人诗,只写富商,不

5、及中小商人”,折射出城市商品经济的畸形与兴旺;唐商人诗,既写富商,也述中小商人,乃至小商贩,表明唐人从商者众,经商成风,确切地说唐代应是城乡商品经济愈益繁荣而不单是城市商品经济繁荣,排除C项。两个时期的诗歌,不管是批判还是同情,都表明商人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整体地为诗人所瞩目,这本身就反映了商人在世人眼中的地位已是今昔迥异,故正确答案为D项。5.宋朝出现交子后,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最终白银获得政府认可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古代纸币的兴衰表明A.民间贸易突破官府限制B.明朝中期商品经济停滞C.政府对市场的控制遇挫D.重农抑商政策遭到

6、削弱【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这反映的是政府试图大力推行纸币,但是以失败告终,还是把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白银作为主要的支付手段,表明政府对于市场的控制遭受挫折。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政府只是最终认可了由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白银作为主要的支付手段,但民间贸易并未突破官府的限制;B选项错误,这只是支付手段的变化,不是商品经济的停滞;D选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晚期并未削弱,而是日益强化。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6.下列表格数据反映经济现象会导致哪一结果A.自然经济逐渐走向瓦解B.精耕细作农业进一步发展C.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D.铁犁牛耕在江南开始推广【答案】B【

7、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列强侵略,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走向瓦解,排除A;资本主义萌芽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存在,材料不能体现,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铁犁牛耕在江南开始推广的信息,排除D;材料反映人地矛盾突出,但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口,人口增殖说明精耕细作农业进一步发展,故选B。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精耕细作农业7.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观察下列剪纸,其内容形象地反映了A.领先世界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