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ID:44777544

大小:170.1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28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2019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答题时请将第Ⅰ卷的答案务必填涂在答题卡上。本试卷考试时间为75分钟,分值为100分。第Ⅰ卷(共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殷墟甲骨卜辞大多是占卜的记录。从10多万片甲骨卜辞中可以看出,一切民事都被涂上了“神事”的色彩。商王一年之中,无日不祭;大事小事,无事不卜。这反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宗法制度雏形已现端倪           B.王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

2、C.政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D.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2.《诗经》中周颂共三十一篇,除《臣工》、《丰年》等篇章是为了春夏祈谷、秋冬谢神而作的祭歌外,其余大多为对周室祖先的礼赞,是先人崇拜。据此可知周颂A.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B.积极宣扬礼乐文化C.使王权披上神秘色彩            D.深受宗法观念影响3.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A.宣扬托古改制B.承袭华夏传统C.突出个人功业D.体现国土广大4.下列对古代的分

3、封制和郡县制比较的表述最为恰当的是A.都突出了最高统治者的中心地位,强化了最高统治者的权力B.都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但长官的出任方式不同C.都淡化了血缘宗族色彩,长官都由最高统治者任免D.都适应了统治的需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5.汉朝实行的察举制度,有各种名目,有的叫孝廉,有的叫茂才异等(才学出众),有的叫贤良方正,有的叫孝悌力田(孝父母,爱兄弟,勤恳种田)。由此可见,察举制度选官的主要标准是A品行、才学B.家庭背景C.个人声望D.考试成绩6.汉昭帝死后,内朝首领外戚霍光召集九卿开会,欲废昌邑王,另立汉

4、宣帝。有人说:该请宰相参加。霍光说:这是皇帝家事,用不着丞相参加,我们只需议定后请示皇太后就行了。这实质上反映了A.汉代专制皇权的加强              B.内外朝制度开始形成C.皇权受到相权的限制              D.内朝权力在外朝之上7.钱穆认为“唐代门第势力正盛,在那时推行考试,应考的还是有许多是门第子弟。门第子弟在家庭中有家教熏染,并已早懂得许多政治掌故,一旦从政,比较有办法。如是积渐到晚唐,大门第逐步堕落,应考的多数是寒窗苦读的穷书生。他们除却留心应考的科目,专心在文选诗赋,或是经

5、籍记诵外,国家并未对他们有所谓教育。门第教训也没有了,政治传统更是茫然无知。”据此可知,唐代的科举制A.扩大了政权基础                 B.摧毁了门阀政治C.促进了社会公平                 D.与人才培养脱节8.一位历史学家评价某制度是“皇权下的民主”“现代分权制度的雏形”。这一制度最有可能是A.分封制B.中外朝制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度9.“行中书省与都省(中书省)为表里……世常赋岁钞四百万锭,各省备用之外,入京师者二百八十万锭”。这反映了元代行省A.主要职责是征收赋税  

6、            B.与都省相互制衡C.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              D.受到中书省节制10.何晟铭同学很喜欢看穿越剧,自己也构思了几个穿越故事。下列故事说法不正确的是A.回到秦朝当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B.回到唐朝任门下省官员,负责审议C.回到清朝当个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国家事务D.回到汉朝替汉武帝出谋划策解决王国问题11清末御史张瑞荫的一份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若内阁,则权属于臣。

7、”这说明军机处A.加强了中央集权B.扩大了统治基础C.削弱了内阁的权力D.防止了大臣专权12.“宰相”两字的古文注解揭示了中国古代从“王国”转换成“帝国”后所形成的相权的本质。“宰”有控制、掌握之意,原为“罪人在屋下执事者”,后引申为宰制的意思。“目接物曰相”,故相又有“交接扶助”之意。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相权的本质是A.统率百官独立施政   B.是皇权的分权制约力量C.由皇权决定并为其服务   D.拥有较为独立的施政权13.“对一个民族来说,更重要的是从民族灾难中获得新生。”下列说法符合该观点的是A.鸦片战争

8、使中国社会开始了半殖民地化B.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C.太平天国运动形式上仍是旧式农民运动D.义和团运动是两种文明的碰撞14.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部分官员认为中外冲突的根源在于外国人的嗜利。因此,可以全免关税,让列强放弃公使驻京、赔偿军费、长江通商等条款。这表明,当时清政府部分官员A.华夷观念正在转变          B.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C.已具有国际法意识            D.主张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