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教学大纲设计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设计

ID:44781058

大小:173.0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9-10-28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设计_第1页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设计_第2页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设计_第3页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设计_第4页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传染病学》教学大纲(LEMOLOGY)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课程总学时32(理论总学时32/实践总学0时)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学分课程性质适用专业临床、临床专升本、影像、法医、麻醉专业。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小四黑体)章次内容总课时理论课时实践课时第一章总论33第三章第一节病毒性肝炎55第三章第九节肾综合征出血热22第三章第十节流行性乙型脑炎22第三章第十四节狂犬病22第三章第十五节艾滋病22第四章第三节恙虫病(自学)(自学)第五章第一节伤寒与副伤寒22第五章第四节霍乱22第五章第六节细菌性痢疾22第五章第八节鼠疫11文档实用第五章第十三节流行性脑脊髓膜

2、炎22第五章第十六节败血症33第五章第十七节感染性休克(自学)(自学)第七章第一节钩端螺旋体病22第八章第一节阿米巴病(自学)(自学)第八章第二节疟疾22第九章第一节日本血吸虫病(自学)(自学)附录一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自学)(自学)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传染病学是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中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和预防规律的学科,是临床医学重要课程之一,在医学中处于重要地位。本课程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重点讲解防治常见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本学科范围内的科学新成就,为今后参加传染病防治实践打下必要的基础。课程要求主要包括

3、以下两点内容:①基本要求:首先,学生应当全面系统地学习各章,掌握基本概念,深入理解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有目的地深入学习重点章节,归纳总结认识各章节之间的联系,比较相近的概念和类似的问题,掌握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②素质培养:包括思想道德修养、自学能力、专业英语能力、应用知识能力、临床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文档实用传染病学是医学专业的公共临床课程,是临床医学所有专业的必修课程,与其他学科有密切联系,其基础学科和相关学科是微生物学、免疫学、人体寄生虫学、流行病学、病理学、药理学和诊断学等。掌握这些学科的基础知识、

4、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对学好传染病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推荐的教材有:书名出版社主编出版年份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传染病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杨绍基,任红2008年推荐的参考书有:书名出版社主编出版年份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传染病学》(案例版)科学出版社程明亮,陈永平2008年《实用传染病学》(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李梦东2005年《现代感染病学》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翁心华1998年《传染病学》(医师文库,第4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马亦林2005年《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邝贺龄2006年《传染病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

5、人民卫生出版社高志良2008年5、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在考试方法上实行多项改革,建立了完备的试题库,实行了教考分离;理论考试注重主观题和客观题的适当比例,将重点难点放在分析病例的问题上,注重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实践教学内容安排:无二、教学内容纲要第一章总论文档实用一、目标与要求(一)熟悉传染病及感染的概念。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及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基本特征、临床特点。(二)了解传染病的发病机制、影响因素、诊断、治疗及预防。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感染与免疫(一)重点讲解1.感染的概念。2.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清除病原体,隐性感

6、染,显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潜伏性感染。3.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二)一般介绍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的作用: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第二节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一)一般介绍1.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入侵部位,机体内定位,排出途径。2.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直接损伤,毒素作用,免疫机制。3.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发热,代谢改变。第三节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一)重点讲解决定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二)一般介绍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第四节传染病的特征(一)重点讲解1.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

7、、有感染后免疫。文档实用2.传染病的临床特点中病程发展的阶段性: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复发与再燃。(二)一般介绍1.传染病常见的症状与体征:发热、发疹、毒血症状、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2.传染病的临床类型。第五节传染病的诊断(一)一般介绍传染病诊断的三大要素: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资料、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资料。第六节传染病的治疗(一)一般介绍传染病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第七节传染病的预防(一)一般介绍传染病的预防措施:1.管理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第三章病毒感染性疾病第一节病毒性肝炎一、目标与要求(一)掌握病毒性肝炎病原的种类及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