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与流程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与流程

ID:44840379

大小:103.98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0-30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与流程_第1页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与流程_第2页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与流程_第3页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与流程_第4页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与流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与流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为加强临床辅助检查“危急值”的管理,确保“危急值"及时反馈,以便临床医师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保证医疗安全,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及流程,请各科室遵照执行。一、“危急值”是指辅助检查结果与正常参考范围偏离较大,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验结果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否则就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时机,甚至危及生命。二“危急值”报告程序和登记制度(一)“危急值”报告程序1、医技

2、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要确认检查仪器、设备和检验流程是否正常,核查标本是否有误,操作是否正确,仪器传输是否有误,在确认检查(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立即电话通知患者所在科室医护人员“危急值”结果,并详细填写《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向上级医师(检验师)或科主任报告。2、相关医护人员接到“危急值”报告电话后,详细、规范登记,并及时将结果告知主管医师或值班医生。主管医师或值班医生接报告后,应立即结合临床情况迅速采取相应措施,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相关情况,及时在病程中记录接收

3、到的“危急值”检查报告结果和采取的诊治措施,必要时通知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并详细填写《临床科室危急值登记本》。(二)登记制度1、“危急值”报告与接收应遵循“谁报告、谁登记;谁接收,谁记录”的原则。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与门急诊均应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对“危急值”处理的过程和相关信息做详细登记,记录检查日期、患者姓名、病案号、科室、床号、检查项目、检查结果、复查时间及结果、临床联系人、联系电话、联系时间、报告人、备注等项目。2、“危急值”报告重点对象是急诊科、手术室、各类重症监护病房等部门的急危

4、重症患者。3、“危急值”报告科室包括:检验科、影像科(X线、CT、MRI)、超声科、心电图室、病理科等科室。三、临床、医技科室要认真组织学习“危急值”报告制度,人人掌握“危急值”报告项目与“危急值”范围和报告程序。科室要有专人负责本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落实实施情况的督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附:1、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范围2、临床危急值报告及处理流程图附1: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范围(本院暂定)一、检验科危急值报告范围中文名代码单位低值危险性高值危险性高血糖性昏迷、渗透性缺糖性神经症状、低血糖多尿伴严

5、重的脱水和血糖Glummol/L<2.8>22.2性昏迷酮中毒严重高钾血症,可有心血清钾Kmmol/L<2.8低钾血症、呼吸肌麻痹>6.2律失常、呼吸麻痹血清钠Nammol/L<120低钠血症>160高钠血症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见于消化道液体大量丢炎引起的肾功能不全、尿路梗阻、呼吸性碱中血清氯Clmmol/L<90失、呕吐、胃肠造瘘、急>120毒、氯化物摄入过多、性肾功能不全等。高渗性脱水等。血钙Cammol/L<1.75低血钙性手足抽搐>3.5甲状旁腺危象尿素氮BUNmmol/L>28急性肾衰

6、肌酐Crumol/L>530急性肾功能衰竭可能有较严重的急性大于参考值三倍以淀粉酶AMYU/L或坏死性胰腺炎的情上况.胆碱酯酶CHEU/L<4000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轻度酸中毒:22.45~17.96mmol/L;中度酸中毒:17.96~13.47mmol/L;急性呼吸衰竭时,CO2二氧化碳结CO2-CPmmol/L<10.0>40.0急剧潴留,碱储备的增合力重度酸中毒:加<13.47mmol/L;预后极严重:<6.74mmol/L>307.8(新生儿、总胆红素T-Bilumol/L高胆红素血症

7、血清)9白细胞WBC10/L≦2.5有引发致命性感染的可能≧30急性白血病可能血红蛋白Hbg/L≦60急性大量失血或严重贫血≧200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球压积HCT%1560可能有严重的出血倾向,怀疑原发性血小板增9血小板PLT10/L≦50≧600是临床输注血小板的阈值多症可能中文名代码单位低值危险性高值危险性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凝血酶原(因子Ⅱ)、因子Ⅴ、因子Ⅶ、因子Ⅹ及纤维蛋白原缺乏;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继发性/原发性纤维凝血酶原时妇女口服避孕药、血栓栓蛋白溶解功能亢进、严PT秒≦9≧3

8、0(抗凝治疗时)重肝病等;使用肝素,间塞性疾病及高凝状态等。血循环中存在凝血酶原、因子Ⅴ、因子VII、因子Ⅹ及纤维蛋白原的抗体,可以造成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活化部分凝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可能APTT秒≦15≧80严重出血倾向血活酶时间会出现静脉血栓等(1)纤维蛋白原显著减少或结构异常。(2)肝素和类肝素物质增凝血酶时间TT秒>25多。(3)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增多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机体的一种特异性反映,常见于毒血症、肺纤维蛋白原FIBg/L≦1.0机体可能出现出血征象≧7.0炎、轻型肝炎、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