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理论在中国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顺应理论在中国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ID:44874968

大小:129.3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01

顺应理论在中国研究的回顾与展望_第1页
顺应理论在中国研究的回顾与展望_第2页
顺应理论在中国研究的回顾与展望_第3页
资源描述:

《顺应理论在中国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2卷第3期长沙大学学报Vol.22No.32008年5月JOURNALOFCHANGSHAUNIVERSITYMay.2008顺应理论在中国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黄成夫(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广东广州511450)摘要:顺应理论在中国的研究已有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回顾我国部分学者从1999-2007年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对顺应理论的理论性探讨和应用性研究,力图通过研究对比顺应性理论所研究的成果,为我国学者今后的研究发展的走势和方向提供参考意见。关键词:顺应理论;回顾;展望中图分类号:H31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681(2008)03-0082-0

2、3比利时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Jef.Verschueren于1999年[2]面,我们尚未加入国际主流”。在他的新作《理解语用学》(UnderstandingPragmatics)一书中提三顺应理论的理论性探讨出了语用观(aperspectiveonlanguage)和顺应理论(Theoryof[1]LinguisticAdaptation)。国内学者分别从语用和功能角度对理论性探讨包括顺应理论的引进介绍、评介评述及与相顺应理论做了积极的论述。现就我国部分学者从1999-关理论的比较分析。2007年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对顺应理论的研究和探讨作个回(一)顺应理论的引进介绍顾,

3、力图通过研究对比顺应性理论所研究的成果,为我国学中国语言学界首次提到并介绍顺应理论的当属广州外者今后的研究发展的走势和方向提供参考意见。[3]语外贸大学的钱冠连教授。钱教授简要介绍和阐释了顺应理论的主要内容,把顺应理论的重要概念如“综观论”、“语一顺应理论的核心内容回顾言的顺应性”、“商讨性”、“变异性”的定义作了忠实的介绍,“综观”是顺应理论的总的指导思想。宏观上,它指对语对“顺应”、“选择”、“综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准确的分析,分言使用现象从认知、社会、文化方面进行综合观察;微观上,[4]析了对新论与传统语用学的异同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同它包括在语言结构所有层次上

4、对语言的顺应与选择作全面、时钱教授还重点讨论了维氏构建统一连贯的理论框架的基细致的考察。顺应理论以一种新的视角来考察语言的使用,[5]点,即区分语言资源的语言学和语言使用的语言学。钱文为语用学整体理论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语言顺应包括:明确指出,语言资源的语言学组成了语言理论的并列学科,1.语境关系顺应;2.结构客体顺应;3.动态顺应;4.顺应过程语言使用的语言学是语用综观,这是语用学新论的核心问的意识突显。题。(二)顺应理论的评介评述二1999-2007年顺应理论研究成果回顾对Verschuern的新作评介,重点是对“语用学综观”、“综1999-2007年对顺应理

5、论研究的热情日益高涨,概括起观”下的语用学的地位和界定以及对维索尔伦语用学研究的来,主要有理论性探讨和应用性研究。[6]新观点、新方法作点评。2000年8月,维氏的“Understand-从1999年到2007年8年间,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共发表ingPragmatics”一书(由何自然撰写导读,中文书名为《语用学相关论文132篇,其中,1999年1篇,2000年3篇,2001年7新解》)的原版专著在国内出版发行。篇,2002年10篇,2003年13篇,2004年22篇,2005年35篇,Verschueren《理解语用学》是探讨顺应理论的一篇力作,2006年80篇,2

6、007年62篇(截止2007年8月)。从论文的质它从哲学、心理学、语言学的角度阐述了顺应理论的理论基量来看,在所发表的236篇(包括1999年以前)中,刊登在国础,从达尔文的进化认识论、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的“适应”内外语类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有51篇,在全国重点大学学报观、贾尔斯(Giles)的社会语言学的言语顺应理论以及布拉格上发表的有10篇,两者相加约占所发表总数的26%。不过学派和伦敦学派的功能主义语言观中吸取了养分,并从认从研究的方向来看,在所发表的论文中,推介评述、理解认[7]知、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看待人类语言的使用问题。识、启发应用占了大部分。理论性论文比例

7、较小,而原创性谭晓晨对维索尔伦的语境适应论与传统语境观进行了[8]的论文更是少见。这正应了钱冠连教授的话:“我国语用学分析比较:传统的语境理论注重对语境的静态的描写,侧学者没有产生出重大的理论创造,在学术原创性、学术视野重描写语境的释意和制约功能,而语境顺应论强调语境在交和研究方法、选题、语料运用、撰写语用学发展史这五个方际中的动态生成,强调交际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收稿日期:2008-01-10作者简介:黄成夫(1964-),男,广西贵港人,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语用学、应用语言学和外语教学。总第83期黄成夫:顺应理论在中国研究的回顾与展望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