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案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案

ID:44912343

大小:47.5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04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案_第1页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案_第2页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案_第3页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案_第4页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案_第5页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案_第6页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案_第7页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案_第8页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案_第9页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案_第10页
资源描述: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案[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不竭源泉,要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通过网络教学,教会学生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政治学科整合的能力。3、思想觉悟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主义觉悟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教学重点]如何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教学难点]如何对待外来文化[教学方法]网络

2、教学[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歌曲:爱我中华。师:爱我中华,中华雄姿英发;爱我中华,建设我们的国家。多么令人振奋的歌词、多么令人鼓舞的旋律。那么,在我们这个56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里,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讲授新课]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121、永不枯竭的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渊源于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请学生上网查“中国古代文化史”资料,说明“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点A

3、、民族性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B、时代性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如在2003年10月我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学习“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

4、特别能奉献。这就使我们民族精神的底蕴更深厚,内涵更广泛。(2)如何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爱国主义、浩然正气、奉献精神—取其精华批判中国传统文化地糟粕——封建的、腐朽的思想和文化———去其糟粕继承任何先进文化总是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血脉相连的,传统文化只有结合新的时代和实践加以继承和发展,才能发射出更加绚丽的光彩。2、海纳百川博采众长12请学生上网查资料:2004中法文化年提问:你在中法文化年上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1)世界文明的特点:丰富多彩(2)海纳百川的原因文明的多样性体现了人类的创

5、造力和创造精神,,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各国民族文化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各有其特色和优势,各民族人民都曾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过贡献。这种多样性使世界充满活力和不断进步。中国文化要发展,就不能闭关自守,也要溶入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之中。(3)海纳百川的原则以我为主——以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为核心原则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我所用——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科学的管理经验有益的知识和文化(4)意义中国文化对外开放的实践证明,实行对外开放,学习和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科学文化,是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文化发展规律的,也是中国

6、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课堂小结]总之,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指导思想——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方针——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目的——1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课堂练习]假如2005年中国将在美国举办“中美文化年”,请你策划,你打算在“中美文化年”上,展示中国的哪些文化精华?并说明理由(展示的内容可从网上下载)。[板书设计]1、永不枯(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A、指导思想:马列主竭的源泉文化

7、的特点义、毛泽东思想、邓(2)如何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二、弘扬民族精(1)世界文明的特点B、方针:批判地继承神和时代精神2、海纳百川(2)海纳百川的原因C、目的:弘扬培育民博采众长(3)海纳百川的原则族精神、建设中国(4)意义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2一、教学目标  1、促进青少年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承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培育青少年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成才报国的远大志向。  2、让学生懂得名人、伟人之所以取得成功,与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分不开,“习惯就是素质”和“好习

8、惯成就未来”的道理,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守则”和“规范”,养成文明的习惯以实际行动继承中华民族的文明礼仪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二、活动准备  多媒体、编制脚本、选好演讲学生、学生主持人  三、活动过程  (活动前播放《好日子》,让大家沉浸在喜庆的氛围中)  主持人女: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  主持人男:也是促进中华民族与时俱进、不断走向兴盛繁荣和文明进步的重要精神动力。  女:在人类历史上,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延续不断、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