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成人依恋、应对方式及其的关系研究【文献综述】

大学生成人依恋、应对方式及其的关系研究【文献综述】

ID:449614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08-03

大学生成人依恋、应对方式及其的关系研究【文献综述】_第1页
大学生成人依恋、应对方式及其的关系研究【文献综述】_第2页
大学生成人依恋、应对方式及其的关系研究【文献综述】_第3页
大学生成人依恋、应对方式及其的关系研究【文献综述】_第4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成人依恋、应对方式及其的关系研究【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设计文献综述应用心理学大学生成人依恋、应对方式及其的关系研究1.引言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年龄大多在18一23岁,正处于心身发展与急剧变化的时期,也是逐渐向成人发展的过渡阶段,这个年龄阶段的在校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以及对自我的认识不够成熟,适应社会和应激能力低,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学习和工作中的困难,人生中的苦恼,人际关系中的困惑,恋爱中的失意等问题,同时面临着就业和强烈的竞争压力。面临这么多的问题时,大学生的成人依恋会影响着他们的应对方式,不同的人会采用不用的应对方式,如果应对方式恰当,会带来开心、兴奋等积极情绪,反之,则会出现自卑、

2、抑郁、焦虑、强迫之类的情绪,心理学上把这类情绪称之为负性情绪[1]。这种情绪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表现在[2]:学习压力;环境因素;家庭经济因素和恋爱方面的因素。2.成人依恋与应对方式的内涵成人依恋是指个体付出大量努力去寻求和维持亲近性以及同少数具有生理或心理安全性并且能够提供主观潜能的特殊个体保持联系和接触的一种稳定的倾向[3],或者是指个体与当前同伴之间形成的一种持续而长久的情感联系,以往研究中指出成人依恋的对象可以是父母、朋友和恋人,也可以是其它情景性的依恋对象。发展临床心理学取向的研究者将成人依恋定义为“成人关于童年与父母关系的记忆和心理表征”,

3、而社会人格心理学取向的研究者将成人依恋定义为“个体与目前同伴的持续和长久的情感联系”[4]。应对方式是个体面对有压力的情境和事件时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它影响着应激反应的性质与强度,并进而调节着应激与身心健康的关系。3.国内外的研究3.1国内的研究国3内研究发现,依恋类型与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相关,而且依恋焦虑与依恋回避越低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越高。应对方式是个体面对有压力的情境和事件时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它影响着应激反应的性质与强度,并进而调节着应激与身心健康的关系。也研究表明应对方式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非常重要的心理中介因素[5]。此外,牟生调、泊蓉经过多元逐

4、步回归分析发现,成人依恋和应对方式通过不同维度来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依恋维度与教养方式的相关结果揭示出,父母的依恋回避程度越高,在家庭中越冷落孩子;父母在家庭中依恋焦虑程度越高,越会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干涉;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程度都越高的父母,在家庭中给孩子的温暖和理解越少,越多的使用拒绝和否认及惩罚的手段。从应对方式与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可以得出,若父母一贯的应对方式是消极的,他们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也就会出现问题。若父母倾向于使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根据依恋理论,安全型的父母在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的得分均较低,他们能够给与孩子更多的温暖和理解,而不安全型的依恋则与不良的教养

5、方式相联系[6]。还有研究证实不同的依恋关系对个体的自尊、社会支持均有影响,例如成人期父母依恋与自尊存在相关关系[7];安全与不安全型依恋者个体社会支持水平也有差异[8]。研究者们还发现成人不良依恋和抑郁、情绪障碍、摄食障碍、行为障碍和人格障碍都存在相当高的相关[9]。3.2国外的研究另一方面,国外有研究表明,依恋的两个维度(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与焦虑和抑郁等心理困扰之间呈现正相关[10]。Berqer等人(2001)研究发现:应对方式部分协调了依恋焦虑对心理困扰的影响,并且在控制依恋焦虑这个变量之后,依恋回避与心理困扰之间没有达到显著相关[11];研究发现应对

6、方式是依恋维度和心理困扰之间的中介;依恋的两个维度应该与不同的应对策略相联系,无效的应对方式是依恋维度与心理困扰之间联系的中介;Lopez等人(2002)研究发现:依恋焦虑与应对方式(抑制型和反应型)以及各种心理困扰指标(焦虑和抑郁等)有关,而依恋回避与两种应对方式(抑制型和反应型)则没有关系[12]。4.发展趋势4.1依恋理论的发展趋势JeremyHolmes是将依恋理论应用于心理治疗领域的重要代表,他认为行为改变来源于治疗关系中的非特殊因素。依恋理论认为,对安全和不安全亲子联结的了解为心理模型改变提供了依据.尽管依恋模式被认为是稳定的和永恒的。照Holmes

7、的观点,心理治疗的目标是帮助病人发展一种对生活的更为清楚的叙述,他将此称为自传体能力,成功将导致安全依恋,否则将导致不安全的防御性的依恋。从Freud3到现在已有大量的证据表明,大多人的人际关系问题是由早期的不安全依恋造成的,这就引发了心理健康和依恋以及治疗关系间关系的诸多问题。4.2应对方式的发展趋势问题的应对方式也逐渐向心理咨询领域发展,对问题解决评价的研究显示:应用问题解决或应对与心理困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13]。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人们解决问题的成效与心理困扰,包括抑郁、焦虑、失望、愤怒、人际关系困扰相关。当人们认为他们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他们很可能

8、变得抑郁、焦虑、绝望和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