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第四单元检测题

高一历史第四单元检测题

ID:45005708

大小:11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07

高一历史第四单元检测题_第1页
高一历史第四单元检测题_第2页
高一历史第四单元检测题_第3页
高一历史第四单元检测题_第4页
高一历史第四单元检测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第四单元检测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一历史第四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1.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克勒拉德恩说:“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在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话中“自从条约缔结以来”指的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2.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到:“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一观点A.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B.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C.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根源3

2、.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最主要是指()A.走私鸦片,毒害国人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D.提出“修约”,扩大市场4.2011年是北京汇文中学建校140周年。据其校史记载“本校肇建于前清同治十年,时有美以美会(美国基督教会)初立教堂于北京崇文门内,附设蒙学馆一所。”据此推论,下列史实对汇文中学的创办有一定影响的是()A.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B.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天津条约》C.洋务派号

3、召“自强”、“求富”D.戊戌维新废除八股考试5.合理的历史联系是历史学习的常用方法之一,与空白a、b、c、d相对应处,应补填上()A.鸦片走私、民族危机、出超、入超B.开埠通商、民族危机、宗主国、殖民地C.开埠通商、自然经济解体、商品倾销、原料出口D.鸦片走私、财政危机、入超、出超6.洪秀全定都天京后,规定只有太平天国编纂和“旨准颁行”的“真道书”才能在世上流通,“当今真道书者三,无他也,《旧遗诏圣书》(《圣经旧约》)、《新遗诏圣书》(《圣经新约》)、《真天命诏书》也”,其他所有的书籍都在查禁之列。由此可见他()A彻底排斥中国的传统文化B.赞赏西方

4、的宗教和政治制度C.未能摆脱皇权思想的影响D.在全中国范围内推行愚民政策7.历史学家徐中约指出:“在太平天国之后,湘军和淮军的官佐因功而擢升至重要职位,从前由满人占据的重要督抚位置现在落入了汉人之手。……外省大员在中国的影响日益扩大,势力强大的巡抚和总督时时会摆脱中央政府自行其是。”作者所阐述的核心意思是()A.清政府权力的转移有利于社会进步B.太平天国运动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C.太平天国运动推动了满洲贵族统治的瓦解D.太平天国运动促使清政府的权力由满人转移到汉人8.太平天国建立政权后,颁布了一套“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的礼制,从天王到普通

5、士兵,等级森严,诸王出行,百姓如不回避,斩首不留。这体现了太平天国的领袖们()A.非常渴望建立封建等级制度B.一直保持着农民革命的本色C.不能摆脱专制皇权思想的束缚D.农民阶级不能解决好内部团结9.“在激进的理想主义背后,隐藏着狭隘的农民意识;在基督上帝的外衣下,其实质反映的却是小农的现实需要与儒家的大同理想。”这段话()A.剖析了太平天国的局限B.揭示了洋务运动的缺陷C.指出了义和团的不足D.批评了戊戌变法的保守10.1853年,英国一家报纸曾登文指出:“叛乱运动的最后成功将是敌视在中国的外国人的信号,我们的损失将是很大的。我们的所得将是零。”(

6、)①文中的叛乱是指太平天国运动②表明中外民族矛盾趋于缓和③暗示太平天国运动面临双重敌人④说明侵略者极端仇视中国革命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11.甲午中日战争之前,李鸿章认为:“两国交涉全论理之曲直。非恃强所能了事。日虽竭力预备战守,我不先与开仗,彼谅不动手。谁先开仗谁先理诎,此万国公例。”这表明()A.清政府对日本侵略中国的预谋已经有所察觉B.李鸿章对中日两国矛盾解决寄希望于国际势力C.清政府对解决国际争端方式有较为清醒的认识D.甲午战争的爆发按当时的国际法中国有一定责任12.“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乃至远东近代历史上划时代的重要事

7、件,不仅对中日两国产生了巨大的直接影响,而且使远东国际形势的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面对该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A.新兴的近代文明战胜了腐朽落后的封建文明B.简单地学习西方的器物不足以挽救国家的危亡C.甲午中日战争使东方开启了近代化时代D.甲午中日战争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13.有人对中国近代某一卖国条约的危害作了形象描述:荷枪实弹的强盗不仅蛮横地拆除了我们家的大门,而且耀武扬威地开进我们的院子,旁若无人地站在我们家的甬路两侧。甚至还颐指气使地闯进我们的堂屋,用枪指着我们的脑袋。这一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

8、丑条约》14.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贴出的一副春联这样写着:“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这反映出()①辛亥革命的群众基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