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精神病学教案设计

司法精神病学教案设计

ID:45034304

大小:153.0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9-11-08

司法精神病学教案设计_第1页
司法精神病学教案设计_第2页
司法精神病学教案设计_第3页
司法精神病学教案设计_第4页
司法精神病学教案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司法精神病学教案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文档司法精神病学教案章节标题: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1、掌握法医精神病学的概念2、熟悉矫正精神病学及监狱精神病学概念教学方法设计: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教学过程:第一章绪论一、法医精神病的概念法医精神病是研究与法律相关的精神障碍和精神健康的医学科学。矫正精神病学是研究有危害行为的精神障碍者的监护治疗,以及各种犯罪的行为矫治和监狱心理卫生问题。监狱精神病学是研究有和无精神障碍的罪犯的行为矫治和监狱心理卫生问题。二、法医精神病的建立和发展国内外最早有关精神病的法律条文;现代司法精神病的发展。三、与法医精神病学相关的学科(一)与心理学的关系;(二)与法学的关

2、系;(三)与行为科学的关系(四)与法医其他亚专业的关系(五)与临床精神病学的关系四、法医精神病学工作者应有的品质严谨的工作作风;客观的思想方法;公正的检案态度。课堂训练:讨论精神障碍者的危险、危险预测和预防。作业布置:实用文档联系监狱工作和精神障碍相关性。教学效果分析:这部分内容理论性比较强,对于学生而言也是初学,教学中结合案例,采取了讲练结合,学生理解并接受的效果基本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司法精神病学教案章节标题:第二章精神病患者的相关法律问题和鉴定教学目的:掌握1、刑事责任辨认和控制能力的概念;2、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3、精神损伤的评定基本概念。熟悉1、精神疾病患者的权利保障

3、;2、其他法律能力评定(诉讼、受审、服刑、作证及性自我防卫);3、法医精神病鉴定的目的、要求和组织。教学方法设计: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教学过程:第二章精神病患者的相关法律问题和鉴定一、精神障碍鉴定相关法律问题1、精神病人责任能力法律依据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刑法第十八条);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刑法第十八条第三款);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2、精神病人民事能力法律依据实用文档识别、辨认能力,民法第十三条二、刑事责任能力评定1、辨认能力的概念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在刑法上的意义、性质、作用、后果的分析辨认能力。2、控制能力的概念是指行为人具备选择自己实施或不实施为

4、刑法所禁止、所制裁的行为能力,即具备决定自己是否以行为触犯刑法的能力。3、刑事责任辨认和控制能力的关系辨认能力是刑事责任能力的基础;控制能力以辨认能力的存在为前提。4、精神障碍者责任能力的评定依据(1)刑法中对精神病人的界定;(2)无责任能力;(3)限制责任能力;(4)有责任能力二、民事责任能力评定1、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是指公民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从而设立、变更或终止法律关系的资格;亦即一个人的行为能否发生民事法律效力的资格。2、民事行为能力的种类(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3)无民事行为能力。3、精神病人的民事行为能力识别、辨

5、认能力决定民事行为能力。4、民事行为能力评定标准(1)一般民事行为能力评定;(2)特定民事行为能力评定。三、精神损伤评定指个体受外来刺激,脑功能发生紊乱,出现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方面的精神功能紊乱和缺失。课堂训练:实用文档讨论精神障碍患者的权利保障。作业布置:思考精神障碍者的无责任能力、限制责任能力及有责任能力区别。教学效果分析:这部分内容理论性比较强,要联系法律与医学学科、综合分析,理解抽象,通过教学中结合案例,采取了讲、练、讨论结合,学生理解并接受的效果基本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司法精神病学教案章节标题:第三章精神病学基础教学目的:掌握1、精神检查的基本内容;2、精神症状

6、和精神障碍的基本概念;3、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熟悉1、精神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2、精神障碍分类的基本原则。教学方法设计: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教学过程:第三章精神病学基础一、精神检查技巧1、精神检查的基本步骤和交谈形式步骤:一般交谈;深入性交谈;结束交谈。交谈形式:开放式;半开放式;封闭式。2、精神检查交谈技巧实用文档一般技巧:观察、倾听、肯定、重构与代述、澄清、提问。特殊技巧:顺藤摸瓜、顺水推舟、逆水行舟、迂回深入、故意刺激。二、精神检查的基本内容1、一般表现(1)意识状态;(2)定向力;(3)外表;(4)接触情况。2、认识活动(1)知觉障碍;(2)

7、思维形式和内容障碍;(3)记忆力;(4)智能;(5)自知力;(6)对事件的认识。3、心理测试于躯体及神经系统检查心理测试主要是人格、智能、临床记忆及其他有关量表的检查。4、不合作的精神检查两种原因精神状态:严重兴奋、木僵、缄默、违拗、意识障碍等,注意检查技巧伪装精神病。二、精神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精神障碍的病因未明,以危险因素来衡量危险因素主要为生物学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心理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人格和应激。三、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1、与分类和诊断标准有关的基本概念(1)精神障碍:一类具有诊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