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发展战略毕业论文 反思WTO:全球化与中国入世.doc

经济学发展战略毕业论文 反思WTO:全球化与中国入世.doc

ID:450347

大小:3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08-03

经济学发展战略毕业论文 反思WTO:全球化与中国入世.doc_第1页
经济学发展战略毕业论文 反思WTO:全球化与中国入世.doc_第2页
经济学发展战略毕业论文 反思WTO:全球化与中国入世.doc_第3页
经济学发展战略毕业论文 反思WTO:全球化与中国入世.doc_第4页
经济学发展战略毕业论文 反思WTO:全球化与中国入世.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济学发展战略毕业论文 反思WTO:全球化与中国入世.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经济学发展战略论文题目:反思WTO:全球化与中国入世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内容提要】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已近8年。WTO第四次部长会议的召开和中国入世这两件大事对未来WTO的发展,均会产生重大的、深远的影响。目前,WTO正处在历史的又一关键时刻。冷静地、客观地看待发展过程中的WTO,是中国制定今后在该组织的基本政策之前提。【关键词】反思、全球化、WTO、WEO、争端解决机制、中国入世所谓“反思”,是基于客观现实,对某一事物的来龙去脉作进

2、一步的深入思考。WTO成立已近8年,乌拉圭回合一揽子协议不再是一大堆文本,而是通过处于动态的WTO机制,特别是争端解决机制的实际运行,活生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西雅图会议失败,多哈会议已经召开。人们在思考:什么是WTO?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国际组织?它的发展前景如何?这就是对WTO的反思。  一、WTO走向何方?作为冷战后新的全球多边贸易体制,WTO运行已近8年。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及其继承者WTO的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上,这并不算很长。但是,从GATT到WTO,该体制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根据世界贸易的发展,组织与协调成员间的多

3、边贸易谈判。2001年11月9日至13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WTO第四次部长会议之后,新一轮“多哈回合”多边贸易谈判可望启动。同时,中国历经近15年艰难谈判,已于去年——12月11日成为WTO第143个成员。这两件大事,对WTO的未来发展,均会产生重大的、深远的影响。可以说,WTO正处于历史的又一关键时刻。1999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在美国西雅图举行的WTO第三次部长会议,因未能就任何讨论议题达成一致而宣告失败。虽然在GATT的历史上,类似无果而散的部长级会议不止一次,但是,这毕竟是WTO历史上的第一次重大挫折。西雅图会

4、议之后,WTO成员方,尤其是美国和欧共体,都在考虑WTO今后的发展方向。人们普遍认为,令人失望的西雅图会议,对于世界贸易体制而言,虽然可能只是国际合作中常见的事,或者说是一个“微型危机”,但是,如果不认真对待该危机所显示出来的WTO自身存在的问题,那么,在不远的将来,该组织可能会陷于因境。目前,WTO的成员中,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或最不发达国家。其中,许多国家对WTO体制预期给他们带来的好处,表示失望。联合国促进与保护人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权利(ECOSOC)分委员会在2000年6月15日公布的一份报告抨击WTO对发展中国家,

5、简直是一场“恶梦”,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的贫困处境日益恶化。虽然根据《建立WTO协定》,WTO的发达国家成员负有更多的义务,“作出积极努力,以保证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其中的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得与其经济发展需要相当的份额”,这些发达国家确实也开过一些高层会议,讨论如何帮助这些最不发达国家,但是,“雷声大雨点小”,成效甚微。发展中国家普遍认为,“现行WTO协议的实施或修改,首先应基于他们的利益,然后,他们才愿意授予WTO更多的权限。”在WTO中,如何处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关系,缓和矛盾,增进合作,关系到该组织的前

6、途命运。中国入世后,冷静地、客观地看待处于发展过程中的WTO,是制定今后对策的立足点。  二、全球化是客观进程,还是政策选择处于关键时刻的WTO走向何方?当年GATT的初衷是协调缔约方关税与贸易政策,防止因经济磨擦引起政治冲突,甚至战争,并通过促进贸易自由,各国比较经济优势互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世界范围的人们生活水平。如今WTO依然以此为宗旨,但是,这些理想的实现取决于WTO体制的进一步完善,而这种完善又取决于人们对它的反思。全球化是反思WTO的前提。全球化首先是一个经济概念。按照西方学者的通常说法,WTO是经济全球

7、化,或者说经济互存的产物。WTO前任总干事罗杰鲁曾将经济全球化描述为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进程。其中,第一是“国际经济”阶段(战后至60年代),其标志是20世纪50年代初,国际贸易总量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例约为8%,贸易多限于原料或成品,投资主要是为了成立海外子公司;第二是“全球经济”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主要特征是国际贸易总量世界生产总值的比例从1973年的14.9%扩大到80年代末的22%;第三是“无边界经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总量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例已超过25%。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依存,这

8、就是“经济全球化”。如此看来,“全球化不是政策选择——判断正确或错误。这是一个过程——受经济和技术变化的现实驱动。”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便利的通讯与快捷的交通,极大地缩短了人们之间的交往时间,促使更多跨国或跨地区的国际经济交往,跨国公司的分支遍布全球,世界各市场连成一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