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建安正始文学

9建安正始文学

ID:45062064

大小:2.34 MB

页数:75页

时间:2019-11-08

9建安正始文学_第1页
9建安正始文学_第2页
9建安正始文学_第3页
9建安正始文学_第4页
9建安正始文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9建安正始文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9讲建安正始文学魏晋南北朝社会文化背景(1)乱世的影响:悲情与放达生死主题、游仙主题、隐逸主题(2)魏晋玄学的影响崇尚自然、言不尽意、得意忘言魏晋风流:颖悟、旷达、真率。人生艺术化(3)佛教的影响想象,故事性,反切四声,词汇,文学观念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貌(1)诗歌建安正始诗歌:三曹七子蔡琰、阮籍嵇康西晋武帝太康:三张(张载、张协和张亢)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晋宋易代之际:陶渊明南北朝诗歌:二谢(谢灵运谢朓)、鲍照、庾信;齐梁宫体诗南北朝民歌:南歌《西洲曲》北歌《木兰诗》(2)小说志人小说《世说新语》、志怪小说《搜神记》等(3)文论:曹丕《典论·论文》刘勰

2、《文心雕龙》一、建安风骨三曹七子蔡琰建安所指建安: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建安25年(220)刘勰《文心雕龙·时序》:自献帝播迁,文学蓬转,建安之末,区宇方辑。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帝以副君之重,妙善辞赋;陈思以公子之豪,下笔琳琅。曹操建都邺城,这里聚集了大量名流学士,形成了以曹氏父子为中心的“邺下文人集团”。(三曹、七子)(一)三曹曹操:四言。本色。曹丕:七言。婉约。曹植:五言。骨气辞采。1、曹操:魏武帝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高陵出土魏武王石牌高陵墓道高陵出土玉、玛瑙装饰品高陵前室2009年末河南安阳西高穴曹操高陵墓争议高陵出土魏武王石牌高陵墓道高陵出土玉、玛瑙装饰

3、品高陵前室用乐府记时事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勾画百姓的悲惨生活[明]钟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蒿里行汉乐府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蹰。比较阅读感叹生命的短促借乐府抒壮怀《短歌行》:求贤若渴、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

4、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表达人生哲理:生命有限而壮志无限,故应以不懈的努力,获得生命的价值。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飞雾,终成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成就:

5、风格——本色质朴,慷慨悲凉;形式——使四言诗再放光彩;手法——以乐府古题写时事。宋·敖器之《诗评》曰:“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南北朝·锺嵘:“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诗品》)清初·陈祚明评其诗“跌宕悲凉,独致超绝。”(《采菽堂古诗选》卷五)明末清初·冯班评其为“慷慨悲凉”。(《钝吟杂录》)毛泽东说:“曹操的文章、诗,极为本色,直抒胸臆,豁达通脱,应当学习。”2、曹丕:魏文帝文学创作有“文士气”,风格“便娟婉约”,语言工丽。七言诗《燕歌行》文学专论《典论·论文》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qiè)思归恋故乡,

6、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燕歌行》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成熟的七言诗。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风格清丽婉转,低徊哀怨,体现出文人化的特点。曹丕的诗歌特色:风格婉约绮丽;七言诗体创作。曹丕的《典论·论文》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门性的论著[重视文学价值]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提出“文气说”。“气”大体指作家的气质]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7、初步探讨各种文体的特点]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附]刘勰论曹丕才气:魏文之才,洋洋清绮,旧谈抑之,谓去植千里,然子建思捷而才儁[jùn]古同“俊”,诗丽而表逸;子桓虑详而力缓,故不竞于先鸣。而乐府清越,《典论》辩要,迭用短长,亦无懵měng焉。但俗情抑扬,雷同一響,遂令文帝以位尊减才,思王以势窘益价,未为笃论也。——《文心雕龙·才略》3、曹植:陈思王“三曹”中文学成就最高,兼有父兄之长,“骨气奇高,辞采华茂”;完成了由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以曹丕称帝为界,前期诗作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