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2周周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2周周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ID:45065265

大小:3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09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2周周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_第1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2周周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_第2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2周周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2周周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2周周考历史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4x23=86分)1、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之所以能为统治者推崇,是因为它()①适应了当时社会政治改革的需要②符合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③有利于统治者加强对人民的控制④强调树立君主个人权威以加强中央集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2、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诸子百家的观点实质上代表A统治阶级的利益B不同阶级阶层的利益C知识分子的不同认识D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社会根源是A生产力的发展  B奴隶制度

2、向封建制度转变C诸侯国的支持  D中国社会由分裂走向统一4、在关于人的本性的认识上有着截然不同观点的两个思想家是A老子与孔子B孔子与孟子C孟子与荀子D荀子与韩非子5、4.倡导“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的著名思想家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6、墨子主张:“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反对“骨肉之亲无故富贵”。这表达了A新兴地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B新兴地主阶级渴望废除奴隶主特权C小生产者怀念“小国寡民”社会D小生产者要求提高政治地位的愿望7、《墨子》一书中心:“贤者举而正之,富而贵之,以

3、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是以民皆劝其赏畏其罚,相率而为贤者。是以贤者众,而不肖者寡,以谓进贤者。”可见,墨子主张的本质意图在于A倡导建立地主阶级的政治和道德规范B主张否定奴隶主阶级的政治思想体系C按照小生产者的愿意建立理想的国家D为了恢复奴隶社会的统治秩序8、与韩非子的政治主张不相符合的是A应当根据现实的需要进行改革B应以古代圣贤的言行为准则C国家大权集于君主一人之手D要用严厉的刑罚镇压人民的反抗9、在治理人民的方法上,下面两位思想家主张、观点相反的是A老子和韩非子B孟子和韩非子C老

4、子和孔子D墨子和庄子10、法律问题是诸子百家共同关心的一个问题,下面符合儒家思想的是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B“德刑并用,以德去刑”C“以法治国”、“法不阿贵”D“以天为法”、“循法而行”11、战国最为显赫一时的墨家,其深刻的社会根源是A墨子的主张得到人民拥护B墨子主张选贤与能,深得天下支持C封建经济的发展,小生产者的壮大D要求建立小国寡民的社会12、韩非子的“法治”思想的实质是A.用法律来约束每个人的行动B.用法律来确立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C.以法律作为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D.将法律奉为至高无上的准

5、则13、墨子、商鞅、韩非思想的相似之处是A反对兼并战争B主张互爱互利C反对奴隶主贵族世袭特权D主张中央集权14、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下列言论中哪一项不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A.“道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B.“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15、小明的同桌考试作弊,小明想找他谈心,这时候他可以引用孔子的主张是A、“因材施教”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C、“温故而知新”D、“学而不思则罔,思

6、而不学则殆16、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由此,他比喻()A.人性生来就是恶的B.自然界的运行有自已的规律C.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成长很重要D.治国应以礼教为主.兼用法治17、30、在韩非的法家理论中,法、术、势相结合,三者中作为前提的是()A.法B.术C.势D.术、势18、关于墨子的思想,下列评述正确的是A、主张兼爱,并把其称为“仁”,与孔子的“仁”完全一致B、主张非攻,提倡节俭等,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要求C、否认上天和鬼神的存在D、战国时期成为显学,之后一直很受统治者重视19、《道

7、德经》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含义是A、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政B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C、统治者应清净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D、统治者要接受被统治者的监督20、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造成这种思想分歧的根源是A、二人所处时代不同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C、谈论的问题不同D、两人有矛盾二、材料解析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若

8、使天下……视人之宝若其宝,谁窃?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贼?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人之国若其国,谁攻?”——《墨子》材料二:“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孟子》材料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悉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美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道德经》材料四:“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韩非子》请分别概括四则材料的观点或主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