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诗同行之宋词》PPT课件

《与诗同行之宋词》PPT课件

ID:45105639

大小:278.5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11-09

《与诗同行之宋词》PPT课件_第1页
《与诗同行之宋词》PPT课件_第2页
《与诗同行之宋词》PPT课件_第3页
《与诗同行之宋词》PPT课件_第4页
《与诗同行之宋词》PPT课件_第5页
《与诗同行之宋词》PPT课件_第6页
《与诗同行之宋词》PPT课件_第7页
《与诗同行之宋词》PPT课件_第8页
《与诗同行之宋词》PPT课件_第9页
《与诗同行之宋词》PPT课件_第10页
资源描述:

《《与诗同行之宋词》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与诗同行之唐宋词晏殊【浣溪沙】v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宋临川人。晏殊从小聪明好学,5岁能诗,有“神童”之称。14岁进京参加殿试,援笔立成,赐同进士出身。复试“赋”时,看题后奏道:此赋题自己以前曾做过,请求另改他题。其诚实与才华,深受到真宗的赞赏。v庆历二年(1042),晏殊官拜宰相,以枢密使加平章事。晏殊身居要位,却平易近人,唯贤是举,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韩琦、富弼等一批名臣都曾得到他的栽培、荐引。v晏殊文学上的成就以词最为突出,有“宰相词人”之称,现存《珠玉词》136首。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v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

2、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v与李后主一样,晏殊也是写人生无常的悲哀。不一样的是两人的情感特质有所不同:v李后主的悲哀是往而不返,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而晏殊则对人生有一份圆融的观照---既有“花落去”的悲哀,亦有“燕归来”的喜悦,这两者的统一才是人生。如何面对这种“悲欣交集”的人生,才是本词最终所要传达的一种领悟。一曲新词酒一杯v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v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谢公闻之曰:‘子野可谓一往有情深’。”v可见在古代诗人那里,歌、酒交

3、集的背后往往是一份浓烈的悲情。之所以如此,应如汉乐府民歌所谓“长歌可以当哭,远望可以当归”,诗人正是借长歌、纵酒来宣泄内心那种由生命的有限性所引发的悲伤。一曲新词酒一杯v然而,这种长歌当哭的情感在晏殊这里表现得极为平淡、含蓄、闲雅且有节制---“一曲新词酒一杯”,这正是晏殊词的一个特点。v所谓“新词”,谓歌词,乃至曲调可能都是新的,但其内容、情调,从下句(“去年天气旧亭台”)来看,应是一贯的,一如王昌龄《从军行》所谓“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去年天气旧亭台v眼前的“一曲新词酒一杯”的宴乐,令词人忆起去年,相似的天气,

4、相同的地方,同样的宴乐,一切似乎在重复,时间仿佛不曾流逝。v的确。自然界的天气是循环的,周而复始的,虽有变化,却是永恒;人工建造的亭台楼阁虽然最终会朽坏坍塌,但在短时间内也不会改变。v相比之下,人的生命不仅不会重复,且以显见的变化震撼诗人锐感的心灵,使其从身边各种事物皆能发现人生的有限与可贵。夕阳西下几时回v词人的思绪从对去年的回忆回到现实:就在宴乐之时,眼看着夕阳西下,眼看着生命中的一天消逝,无法挽回,即便是宴乐也无法掩饰,更无法改变这一事实。v词人被眼前的“夕阳西下”这一日常而又平凡的景象惊呆了,他从中体验到了无常的强大力量。这种体验把他从先前的陶然与回

5、忆中惊醒!v这件事发生得很突然,也很自然。人的心灵的历程,也会出现一些重要的节点,或拐点。夕阳西下几时回v“几时回”意为“何曾回”。词人在此提出:眼前的夕阳渐渐西下,又何曾归回!这与我们通常的认知显然不同:太阳周而复始,今日夕阳西下,明日照常升起。v但词人的质问,并非一个理性层面的命题,乃是生存论意义上的人生体验,其含义是:我的这一天逝去了,就永远的逝去!是的,自然作圆形运动,周而复始;人生作直线运动,往而不返。v曹丕《善哉行》:“乐极哀情来,寥亮摧肝心。”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皆同此旨。无可奈何花落去v体验到人生有限,还

6、只是痛,痛,会带来超越的努力。但如果找不到根治疼痛的有效药,则只能痛着,或许有人会在痛中寻找一些安慰剂、缓释剂,甚或麻醉剂,但无论如何,痛,还在延续,久之,会转化为悲哀,甚至恶化为绝望!v词人面对“夕阳西下几时回”的无常之痛,深感无能为力,不得不体验、接受“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悲哀。这里的“花落去”与前文“夕阳西下”一样,皆是生存论、人生论意义上的话语,有所不同的是:“花”及“花落去”更能表达词人对人生的美好及其短暂性的体认,其中包含词人的一份无限珍惜、不舍之情。似曾相识燕归来v词人承认、接受“无可奈何”这一事实,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释无常之痛,还可以避免李

7、后主式的往而不返之悲,从而为“以理化情”的超越之路留下可能性。v所以,与李后主“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的一味哀叹不同,晏殊看到事物大体存在两面:既有“花落去”的悲哀,亦有“燕归来”的喜悦。v在那繁茂复活的春天,当那似曾相识的燕子呢喃着归回旧巢、回到旧主人的身边的时候,你怎能不被宇宙中一种旺盛的生机所触动!当你与这种宇宙性的生机相连接时,个体的有限性就会被消融于宇宙的无限性-----这是道家哲学提供的超越路径,也是词人此刻真实的生命体验。小园香径独徘徊v这就是晏殊对于人生的一种圆融的观照,一如人们常说的“吃甘蔗”的比喻。这种领悟,既可使我们避免庸俗的乐观主义,

8、学会严肃地面对人生的困境,又可使我们避免过度的悲观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