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1.21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考点集训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1.21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考点集训新人教版

ID:45145017

大小:786.8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0

2019-2020年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1.21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考点集训新人教版_第1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1.21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考点集训新人教版_第2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1.21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考点集训新人教版_第3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1.21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考点集训新人教版_第4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1.21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考点集训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1.21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考点集训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1.21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考点集训新人教版一、选择题1.(xx附中)1948年到1949年初,中共中央确定了一个重要的外交方针,将承认问题由新政权的单向“被承认”变成与外国政府之间的双向承认。毛泽东把它概括为(D)A.“求同存异”B.“一边倒”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另起炉灶”【解析】A项时间不符,排除;由题目中新政权变单向“被承认”为“双向承认”可知该外交方针反映的是新中国确立的“另起炉灶”方针,D项正确。2.(xx长郡)新中国外交在形成过程中表现出三个主要特征:一是革命性,即其主要原

2、则是在中国革命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有密切联系;二是“内向性”,即其外交决策往往受到国内政治的制约和影响;三是过渡性,即其形成是从革命运动的对外关系向国家外交过渡的过程,它包括了中共及其领导人的历史角色的转变。下列选项符合新中国外交第三个特征的是(C)A.“一边倒”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不结盟的外交政策【解析】A、B两项所述的外交方针都为新中国初期针对内外形势制定的方针,不具备国际化的外交特点,排除;C项符合过渡性的国家外交特点,同时也实现了中共及其领导人历史角色的国际化转变,答案

3、为C;D项表述错误。3.(xx长郡)1953年,中国驻缅甸首任大使姚仲明回国述职,周恩来对他说:“我们的对外关系中,有切身利害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华侨问题,一个是边界问题。我们同周边国家都有边界纠葛,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为“解决好这个问题”,中国政府(D)A.倡导召开亚非国家会议B.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C.积极融入社会主义阵营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1953年周恩来说我们同周边国家都有边界纠葛,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即可选出D项;A项召开于1955年,晚于题目中时间“1953年”,故排除;B项签

4、订于1950年、C项发生于1949年,均早于题目中的时间“1953年”,故排除。4.(xx十三校)从日内瓦会议到万隆会议,新中国外交日益显示出中国特色。其中之一就是(A)A.支持民族独立,坚决反殖反霸B.坚持独立自主,冲击两极格局C.倡导和平共处,谋求周边稳定D.壮大社会主义,遏制资本主义【解析】日内瓦会议是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会议,会议最后签署了关于印度支那恢复和平的协议,体现了中国对民族独立的支持;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由亚非人民独立召开的国际会议,中国提出的“求同存异”,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反映了中国反殖反霸的主张。

5、所以应选A。5.(xx雅礼)美国传记作家罗斯·特里尔认为,“万隆时代,对毛泽东在中国之外的形象,是个丰收的时代,因为无数第三世界国家和他的政府建立了关系。在这个时代,毛泽东脚踏两只船。”“脚踏两只船”是指(C)A.既坚持“一边倒”的方针又推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既同苏联友好又在同美国密切接触C.既同社会主义国家又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友好关系D.既参加五大国会议也参加亚非会议【解析】“一边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早于材料中“万隆时代”,故A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缓和,与材料中“万隆时代”不符,故B项错误;1949年苏联等社会主

6、义国家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加上“无数第三世界国家和他的政府建立了关系”,与材料中外交“脚踏两只船”的成就相符,故C项正确;五大国会议是指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与材料中“和他的政府建立了关系”不符,故D项错误。6.(xx雅礼)联合国第26届大会10月25日晚(纽约时间)就“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问题”进行表决。131个成员国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提案。35票反对票中,除了美、日、澳大利亚外,32票为第三世界国家。材料主要强调了(A)A.恢复合法权利来之不

7、易B.团结第三世界国家是中国外交的立足点C.美国孤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失败D.亚非拉美国家是反对恢复新中国合法席位的主导力量【解析】根据材料的描述可以看出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经历了曲折艰难的过程,合法席位的恢复主要是得到了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故A项正确。B项表述不准确;C项与材料无关;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D项错误。7.(xx雅礼)“同强盗握手,正是为了最后消灭强盗!”这是尼克松到访中国的那一天,刊登在《参考消息》头版的列宁语录;“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则是中国重返联合国时选登在该报同一位置的毛主席语录

8、。对上述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A)A.中国对当时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的态度并没有根本性变化B.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中国当时的外交政策C.文化大革命“极左”思潮决定了当时中国的外交政策D.中美关系的改善在当时是权宜之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