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III)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III)

ID:45157431

大小:702.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1-10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III)_第1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III)_第2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III)_第3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III)_第4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III)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II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xx-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III)一、选择题1.童谣“天上星星亮晶晶,数来数去数不清”中所说的“星星”绝大多数是A.行星B.卫星C.恒星D.流星【答案】C【解析】【分析】我们肉眼所能看到的天体,绝大多数是恒星。行星、卫星体积小,本身不发光,不易被看到。【详解】我们肉眼所能看到的天体,绝大多数是恒星。童谣“天上星星亮晶晶,数来数去数不清”中所说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C对。行星、卫星体积小,本身不发光,不易被看到,A、B错。流星在天空一闪而逝,不是所说的星星,D错。读下面“火星、木星、天王星数据比较表(以地球

2、数据为1)”,回答下列问题。2.地球、火星、木星、天王星四行星中密度最大的是A.火星B.地球C.木星D.天王星3.火星与地球最相似的是A.质量B.体积C.公转周期D.自转周期4.下列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条件,表中三行星同样具备的是A.平均温度约为15℃B.以氮、氧为主的大气C.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D.原始大洋的形成【答案】2.B3.D4.C【解析】【2题详解】表格中数据以地球的数据为1,根据质量、体积数值计算密度大小,地球、火星、木星、天王星四行星中密度最大的是地球,密度是1,B对。火星、木星、天王星的密度都小于1,A、C、D错。

3、【3题详解】结合表格中数值,火星与地球最相似的是自转周期,都是1,D对。相对自转周期的相似度来看,质量、体积、公转周期的差距较大,A、B、C错。【4题详解】下列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条件,表中三行星同样具备的是都位于太阳系中,有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C对。只有地球平均温度约为15℃,A错。只有地球有以氮、氧为主的大气,B错。三行星上没有液态水存在,D错。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5.古登堡面位于A.④的上方B.③的下方C.②的下方D.①的下方6.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循环环节只存在于①圈层B.②圈层的厚度陆地

4、比海洋小C.③圈层属于岩石圈的一部分D.④圈层物质状态可能为液态7.从火山口喷发出的岩浆一般来源于A.①层B.②层C.③层D.④层【答案】5.A6.D7.C【解析】【5题详解】从图中可知,①处为海洋,应为水圈,故A错。②处的深度为33千米,即地壳部分,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故B错。从地面到深度为80千米处为岩石圈,岩石圈位于软流层之上,故③为软流层,C正确。2900千米处为古登堡界面,该界面以下的④外核,故D正确。故选D项。【6题详解】①层为水圈,水圈包括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生物水等,这些水体在空间和时间上分布不均,水循环

5、环节也不只存在于①圈层故A错。②处的深度为33千米,即地壳部分,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地壳的厚度陆地大于海洋,B错误;③圈层为软流层,属于上地幔部分,故C错误。④圈层为外核,属于液态,故D正确。故答案选D项。【7题详解】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上地幔的软流层,由上题分析可知,③为软流层,对应的是③圈层。故答案选C项。8.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A.6千米B.17千米C.33千米D.60千米【答案】C【解析】考查地壳的特点。地壳是一个连续圈层,大陆部分较厚,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33千米,C正确;大洋部分较薄,厚度只有几

6、千米;大陆大洋地壳总平均厚度约17千米。故选C。9.与太阳活动低峰年相比,太阳活动高峰年时A.极光发生的频率低B.磁暴现象普遍存在C.太阳黑子明显偏多D.天气变化相对平稳【答案】C【解析】考查太阳活动特点。太阳活动包括太阳黑子、耀斑、太阳风、日珥等,太阳活动很强的那一年就是太阳活动高峰年,故太阳活动高峰年时太阳黑子等太阳活动得最频繁,约每11年为一个周期。故选C。10.读下图完成:从近地面到高层大气,气温的垂直变化一般规律是A.降低——升高——降低——升高B.升高——降低——升高——降低C.降低——升高——降低D.升高——降低——升高

7、【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图示曲线,横轴表示温度,纵轴表示海拔高度。从近地面到高层大气,气温的垂直变化一般规律是在对流层气温降低,在平流层气温升高,在高层大气气温先降低,后升高,A对。B、C、D错。【点睛】横轴表示气温,根据曲线形态,判断随着海拔升高,不同大气层气温变化特点。11.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A.存在着水平气压差B.有水平气压梯度力C.有地转偏向力作用D.地表太阳辐射差异【答案】D【解析】考查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水平气压差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直接原因,不是根本原因,A错误;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大气水平运动

8、的直接原因,不是根本原因,B错误;地转偏向力只是影响风向,C错误;地表太阳辐射差异,造成地面冷热不均,进而形成热力环流,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故地表太阳辐射差异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D正确。故选D。12.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