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III)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III)

ID:45190426

大小:46.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1-10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III)_第1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III)_第2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III)_第3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III)_第4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III)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II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xx-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III)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是矛盾的,比如彼特拉克曾这样说:“当这颗心灵思考或谈到宗教时,即在思考和谈到最高真理、真正幸福和永恒的灵魂的拯救时,我肯定不是西塞罗主义者或柏拉图主义者,而是基督徒。”这则材料说明彼特拉克等人文主义者A.仍然坚持自己的宗教信仰B.仍主张听命于天主教教士的宣教C.主张顺从人性追求现世幸福D.主张追求自然赋予的各项权利【答案】A【解析】【详解】西塞罗和柏拉图分别是古

2、罗马和古希腊的著名学者,西塞罗主义者和柏拉图主义者代指热衷于古典文化的人,从材料信息可知,彼特拉克认为,当自己思考宗教时,自己仍然是基督徒,仍坚持自己的宗教信仰,而不能与教会决裂,A正确;“听命于天主教教士宣教”明显与材料主旨信息不符合,B错误;“主张顺从人性追求现世幸福”不是材料体现的主要信息,C错误;材料并不是说明主张追求自然赋予的各项权利,D错误。2.王国维曾说:“盖自唐宋以来,士之竞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适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于此……充其才力,而使元剧之作,遂为千古独绝

3、之文字。”这一材料实质上揭示出A.唐代传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B.话本是宋代小说的主要形式C.元朝杂剧兴盛的直接原因D.京剧艺术进入第一个繁盛期【答案】C【解析】xx-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III)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是矛盾的,比如彼特拉克曾这样说:“当这颗心灵思考或谈到宗教时,即在思考和谈到最高真理、真正幸福和永恒的灵魂的拯救时,我肯定不是西塞罗主义者或柏拉图主义者,而是基督徒。”这则材料说明彼特拉克等人文主义者A.仍

4、然坚持自己的宗教信仰B.仍主张听命于天主教教士的宣教C.主张顺从人性追求现世幸福D.主张追求自然赋予的各项权利【答案】A【解析】【详解】西塞罗和柏拉图分别是古罗马和古希腊的著名学者,西塞罗主义者和柏拉图主义者代指热衷于古典文化的人,从材料信息可知,彼特拉克认为,当自己思考宗教时,自己仍然是基督徒,仍坚持自己的宗教信仰,而不能与教会决裂,A正确;“听命于天主教教士宣教”明显与材料主旨信息不符合,B错误;“主张顺从人性追求现世幸福”不是材料体现的主要信息,C错误;材料并不是说明主张追求自然赋予的各项权利,D错误。2.王国维曾说:“盖自

5、唐宋以来,士之竞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适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于此……充其才力,而使元剧之作,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这一材料实质上揭示出A.唐代传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B.话本是宋代小说的主要形式C.元朝杂剧兴盛的直接原因D.京剧艺术进入第一个繁盛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以及对实质问题的分析能力。材料“……而使元剧之作”反映了杂剧发展的时代背景。元朝时期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用散曲来抒发情怀,导致杂剧的发展。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进行判断,A、B

6、、D三项材料中没有涉及,故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文学成就·元曲3.从汉至唐,《孟子》一直被列入子部,到南宋时,《孟子》则被列入经部,成为儒家的第十三部经书。元朝时,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地位仅次于孔子。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民本思想深入人心B.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C.陆王心学日益兴起D.孟子在儒家中地位上升【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南宋时,《孟子》则被列入经部,成为儒家的第十三部经书。元朝时,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地位仅次于孔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宋代程朱理学成为统

7、治思想,故提高孟子地位,故B正确。民本思想深入人心,不符合宋代史实,故A排除。陆王心学,本质上仍然属于理学,故C排除。孟子在儒家中地位上升的原因是统治者的需要,故D排除。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影响4.“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材料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途径是A.知德合一B.格物致知C.致良知D.穷理格物【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结合所学即可知晓引文属于王阳明主张,材料中“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

8、”分析,认为心是本源,强调内心的反省,不需求要外表,最符合致良知的观点。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陆王心学5.《孙子算经》记载:“凡算之法,先识其位,一纵十横,百立千僵,千十相望,万百相当。……六不积五不只。”与此相关的说法正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