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6.1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第2课时)教案 (新版)沪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6.1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第2课时)教案 (新版)沪教版

ID:45213509

大小:2.62 M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11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6.1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第2课时)教案 (新版)沪教版_第1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6.1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第2课时)教案 (新版)沪教版_第2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6.1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第2课时)教案 (新版)沪教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6.1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第2课时)教案 (新版)沪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6.1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第2课时)教案(新版)沪教版教学目标1.知道常见物质在溶解时伴随着的能量变化。2.了解加速物质溶解的方法。3.了解一些水溶液的性质。教学重难点1.重点:(1)物质在溶解时伴随着的能量变化。(2)水溶液的性质。2.难点:物质在溶解时伴随着的能量变化。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实验探究】在我们洗衣服时经常使用洗衣粉,如果把少量的洗衣粉放在手心部位,滴加少量的水,你会有什么感觉?请同学们利用给你的相关用品做一做。【过渡】同学们都会有很热的感觉,这就说明,洗衣粉溶于水是一个放热过程。那么,洗衣粉溶于水为什么会放热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有关溶液的

2、某些性质。推进新课【实验探究】1.取3只烧杯,各注入50mL水,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2.分别将一药匙硝酸铵、氯化钠、氢氧化钠加入上述3只烧杯中,搅拌至固体全部溶解,测量溶液此时的温度,并与开始测量的温度进行比较,看看有什么变化?【板书】1.物质溶解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讲解】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中,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硝酸铵溶于水是吸热过程,使溶液的温度下降;氢氧化钠溶解过程放热,会使溶液温度升高;氯化钠溶解过程既不放热也不吸热,因此溶液温度不变。【过渡】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配制一些溶液,比如糖水。在配制糖水的时候,加入蔗糖以后,我们都会用筷子等物品进行搅拌,试想一下,这样

3、操作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还有没有别的办法?【板书】2.加速物质溶解的方法【实验探究】1.取4份等质量的方块食盐,将其中的一份研成粉末状,分别放入四只烧杯中。2.向一只烧杯中倒入热水,而放食盐粉末和另外两只烧杯中分别倒入冷水。3.放热水的烧杯和放食盐粉末的烧杯静置,剩余的两只烧杯一份静置,一份用玻璃棒搅拌,观察溶解的快慢。【小结】根据实验的结果可知,加速物质溶解的方法有溶解时不断搅拌、将固体研碎、溶解时升高温度。【创设情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物质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具有某些与纯水不同的性质。例如:1.在严寒的冬季,厨房里的水结冰了,而食盐水、食醋却不容易结冰。2.煮沸的汤比

4、煮沸的水温度要高。3.做水的电解实验时,要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请将你的想法和同学们交流、讨论。【板书】3.水溶液的性质【实验探究】在500mL的大烧杯中加入半杯碎冰,再加入约40mL的冷水,混合后再加入20g氯化钠制成冷冻混合物。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5mL的水、稀的蔗糖溶液、食盐水,并在试管中各插入1支温度计。将三支试管同时插入大烧杯中(如图),观察现象。并记录3支试管里液体开始凝固时的温度。【投影】水、蔗糖水溶液和食盐水溶液的凝固点水蔗糖水溶液食盐水溶液凝固点/℃【讲解】大量的实验证明:少量的固体物质溶于水,使溶液的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如:冬天常

5、在汽车的水箱中加入少量的乙二醇之类的物质,以防止水箱中的水结冰;寒冷的冬季,人们常向公路上的积雪撒些盐,使冰雪很快融化。【投影】xx年初,特大暴风雪袭击了我国南方地区,在抗击暴风雪的战斗中,融雪剂发挥了—定的作用。【过渡】刚才我们对水的电解实验放入氢氧化钠或稀硫酸能增强水的导电性的原因做了讨论,那么,你们的答案是否正确呢?现在我们一起来进行验证。【实验探究】在5只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水、食盐溶液、蔗糖溶液、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当闭合开关时,观察现象。【提问】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中能导电的物质是哪一种?不能导电的是哪一种?2.你能对氢氧化钠

6、溶液导电的原因做出合理的解释吗?3.电解水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为什么能增强水的导电性?【讲解】某些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时能生成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这些物质的水溶液能够导电。例如,食盐溶于水后生成了自由移动的氯离子和钠离子;稀硫酸中存在着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因此它们的溶液都能够导电。而蔗糖溶于水后,是以分子的形式存在于水中的,不能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蔗糖溶液不能导电。由此可见,物质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是否能够导电,与物质在水中的存在形式有关。【提问】水溶液的性质为大家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本课小结本节课学习了溶解过程伴随的热量变化、加速物质溶解的方法和水溶液的一些性质,

7、还有溶液在生活中的意义。这些知识对我们理解和分析生活中的某些常见现象有很大的帮助。板书设计1.物质溶解伴随着能量的变化:硝酸铵使溶液温度降低;氢氧化钠使溶液温度升高;氯化钠溶解时溶液温度没有明显变化。2.加速物质溶解的方法搅拌、研碎固体、升高温度。3.水溶液的性质:(1)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2)部分水溶液有导电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