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学案 川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学案 川教版

ID:45227499

大小:52.3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1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学案 川教版_第1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学案 川教版_第2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学案 川教版_第3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学案 川教版_第4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学案 川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学案 川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学案川教版一、学习目标1.记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大战开始和结束的时间;2.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概况和进程,知道萨拉热窝事件和凡尔登战役;3.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及其影响。4.(学生填写):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1.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2.(学生填写):学习难点:1.对萨拉热窝事件的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2.(学生填写):三、学习方法阅读法、圈点批注法、讨论法、比较法、练习法、图表法。四、学习准备教科书、世界历史地图册五、知识链接:大战根源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战起因和各主要交战国的战略方针,大战的根源在于帝国主义

2、时期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的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强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早在1882年,德国即拉拢奥匈和意大利建立"三国同盟"(TripleAlli-ance),即同盟国。1892~1907年,逐步形成英法俄“三国协约”(TripleEntente),即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加速了双方扩军备战和争夺战略要地的步伐。巴尔干和地中海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加深,各帝国主义国家统治集团迫切希望从战争中寻求出路。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弗兰茨•斐迪南大公被塞尔维亚族青年刺死的事件,成为大战的导火线。7月28日,奥匈对塞宣战;8月1日,德国对俄宣战;同

3、月3日,德国对法宣战;同月4日,英国对德宣战。大战从此全面展开,先后卷入战争的达33国,总人口达15亿。东线战场毒气弹爆炸时的情景在东线,俄军统帅部(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为最高统帅)决定以西北方面军进攻东普鲁士,以西南方面军进攻加利西亚,后者为主攻方向。1914年8~9月间,俄军在东普鲁士遭惨败,但在加利西亚打败了奥匈军(F.X.J.康拉德•冯•赫岑多夫为总参谋长)。德国为援助奥匈,对俄国西北、西南两个方面军的接合部(维斯瓦河中游)发动大规模进攻,德军失利。随后,俄军企图乘胜打进德国腹地,德军抢先发动新的进攻,企图歼灭罗兹地区俄军。双方的企图均未实现。在巴尔干战场,奥匈军对塞尔维亚的多次

4、进攻,遭到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军队的英勇还击。1914年10月,土耳其参加同盟国一方作战,对协约国构成新的威胁。西线战场1914年,双方的速决战计划破产,西线由运动战转入阵地战。大战爆发后,德军(总参谋长为H.J.L.von毛奇,或称小毛奇)的主攻部队和钳制部队按计划行动。1914年8月21~25日,德军同法军(总司令为J.-J.-C.霞飞)和英国远征军(总司令为J.D.P.弗伦奇,后由D.黑格继任)在法国东北边境多次交战,即“1914年边境之战”。法军南撤,德军推进到巴黎以东马恩河地区。1914年9月,德军在该地区遭法军大规模反击,史称“1914年马恩河战役”(见马恩河会战),德军退至埃纳

5、河一线。至此,西线大部地段开始形成阵地战。在法国北部地区,交战双方的翼侧暴露。1914年9~10月,德军和英法联军为相互迂回对方翼侧而实施连续机动,直到海岸方止,史称“奔向大海”(“racetothesea”)作战。到11月,整个西线从运动战转入阵地战。1916年,德军再次把主要力量移向西线,与法国展开凡尔登大会战。2月,德军调集27万兵力猛攻法国北部要塞凡尔登,企图一举消灭法军,法国形势危急。法国政府动员全国力量支援凡尔登前线,激战持续7个多月,德军伤亡30余万人,未能攻陷凡尔登。英、法为牵制德军,于7月初向索姆河一线德军阵地发动反攻。此役较之凡尔登战役更为惨烈。德军依托坚固既设阵地,顽强

6、固守,并不断发起反击,英法联军首次使用坦克等新式武器,但战至11月,双方伤亡约120万人,英法联军推进缓慢,未取得重大进展,西线再度转为胶着状阵地战,但战略主动权开始转向协约国。大战的结束1918年11月11日清晨,德国政府代表M.埃尔茨贝格尔同协约国联军总司令福煦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的雷道车站签署停战协定,德国投降。根据协定,德国必须在15天内从法国、比利时撤出军队。同时须从土耳其、罗马尼亚、奥匈帝国及非洲撤出军队。还必须交出5000门大炮、25000挺机枪、3000门迫击炮、1700架飞机、5000台火车机车、15万节车皮和5000辆卡车。自习阅读教材第2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P

7、8~12,完成下列内容的学习:1.根本原因:2.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年,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在波斯尼亚首府被塞尔维亚枪击身亡,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3.爆发标志:年月,向宣战;全面爆发:向宣战,至此,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4.交战双方:同盟国(1882年德奥意)——协约国(1907年英法俄)5.凡尔登战役:年,在西线,德法双方在展开血战,人们把凡尔登战场称为“绞肉机”、“屠场”、“地狱”。是第一次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