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ID:45236029

大小:684.3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11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_第1页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_第2页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_第3页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_第4页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_第5页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_第6页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_第7页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_第8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兼善中学高xx级高二(下)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注意事项:1.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2.本部分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那奥林匹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色的土地……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备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此处主要指梭伦实行的哪项改革措施()A.就任执政官B.颁布“解负令”C.发展工商业D-改革政权机构2.梭伦曾作诗说:我进退维谷,犹如孤狼

2、在一群猎狗之中。这是因为()A.改革没有彻底解决贵族与平民的矛盾B.雅典僭主政治的建立C.财产等级制的缺陷D.贵族政治和氏族制度的残余3.梭伦在诗歌中写道:“你们这些财物积山、丰衣足食而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这主要针对(  )A.雅典自由民B.雅典平民C.雅典执政主官D.雅典贵族4.“商鞅虽死,秦法未亡”主要是因为()A.变法彻底B.赢得民心C.与时俱进D.仁义致远5.商鞅变法时推行什伍连坐制度、规定轻罪重罚等,说明商鞅在当时属于百家争鸣中的哪个学派()A.法家B.道家C.儒家D.墨家6.云冈石窟和

3、龙门石窟有北魏不同时期凿刻的佛像,下面两个佛像的面部特征和表情有着明显的不同,一个唇厚、鼻高、目长、肩宽,气势雄健,一个丰满柔和,神态可亲。影响这种艺术创作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A.佛教的进一步盛行B.北魏统一黄河流域C.雕刻工匠技术水平D.汉化政策的影响7.北魏孝文帝改革作用显著,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观点的是()A.有利于封建化B.有利于民族融合C.有利于对外贸易发展D.有利于统一黄河流域8、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

4、阳的根本目的是(  )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B.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D.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9.公元997年,宋朝岁收2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余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高达11000多万缗,支出却高达12500多万缗。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衰退B.起义频繁C.贪污腐败D.冗官冗兵冗费10.北宋时期的一首诗中写道:“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这主要是在称赞王安石变法中的(  )A.农田水利法B.青苗法C.方田均税法D.募役法11.当时北宋的都城东京流传着这

5、样的歌谣:“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这句歌谣称赞的人主持了什么改革(  )A.商鞅变法B.庆历新政C.王安石变法D.孝文帝改革12.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他们生不逢时,“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  )①对冗兵冗官的不满 ②对田园生活的赞美 ③对唐代治世的向往 ④对北宋孱弱的无奈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3.王安石变法解决“积贫”的指导思想是“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此他制定的新法是①青苗法②免役法③

6、保甲法④方田均税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4.中世纪晚期,天主教会受到了种种挑战。这些挑战的产生都源于()A.社会经济的发展B.民族意识的增强C.人们思想的解放D.各国王权的增强15、德意志皇帝亨利四世在同教皇的斗争中失利,被教皇开除教籍,国内诸侯乘机反叛。1075年1月,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忏悔罪过”。亨利四世身着罪衣,立在城堡门口三昼夜,才获得教皇的赦免。这就是“卡诺莎之辱”,又称“卡诺莎觐见”。这件事集中说明当时()①封建王权屈从于教权 ②宗教改革运动引起了欧洲的封建国王

7、反对教会统治的斗争 ③封建王权与超越王权的教会争权夺利④德国并没有实现高度的中央集权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16、卡尔文说:“一个人之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绝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以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材料主要体现了()A.卡尔文的“先定论”思想B.卡尔文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C.其思想符合世俗封建主的利益D.其思想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17.赫乔·威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

8、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18.下图出现在克里木战争失败后的俄国,当时的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矛盾的焦点集中于(  )A.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