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2018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D:45262979

大小:252.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11

2018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18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18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18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18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xx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读“我国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随时间变化曲线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③时期以后人口迁移率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B.生态环境恶化C.技术人才外流D.本地人口大量外迁2.该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  )A.①B.②C.③D.④【答案】1.A2.A【解析】人口迁移率是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③时期以后人口迁移率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减少。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迁移率。1.根据材料,人口迁移率是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③时期前人口

2、迁入多,应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集中。以后人口迁移率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减少,A对。人口迁移率下降,但仍是正值,说明生态环境恶化、技术人才外流、本地人口大量外迁不是主要原因,B、C、D错。2.该地区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迁移率,图中最高的时期是①,A对。②、④时期明显较小,B、D错。③人口迁移率高,但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各值较小,C错。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东半球图”。此刻,曲线MN上各点太阳高度为0°,MN与EP相交于N点;该季节,北美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读图,回答下面小题。3.由图文信息可知(  )A.M位于N的西北方向B.悉尼正值

3、少雨的季节C.此季节是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期D.这一天甲地日出时刻早于乙地4.图示时刻(  )A.东经10°各地处于夜B.澳大利亚与巴西不在同一日C.全球属于夜的范围大于昼D.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远日点附近【答案】3.C4.B【解析】试题分析:3.图示以南极为中心的半球图,自转方向是顺时针由西向东,M位于N的东北,A错;该季节为北半球的冬季,说明南极圈以南出现极昼,是南极科考的最佳时期,N出现极昼,M昼夜平分,B错、C正确;甲乙在同一条经线上,越靠近南极日出越早,D错。选C正确。4.南极圈以南出现极昼,东经10°各地并不完全处于夜,A错;MN是晨线,N所在经线是0:00,是新一天的开始

4、,所以澳大利亚与英国不在同一日,B正确;全球属于夜的范围等于昼,C错;此日是12月22日,地球位于公转轨道靠近近日点的地方,D错。选B正确。【考点定位】考查日照图判读。【名师点晴】本题主要考查日照图判读。日照图最关键的先要确定地球自转,已知是东半球图,再根据图示大陆信息可判断是南半球图,可画出自转方向;以此可确定,曲线MN是晨线;MN与EP相交于N点,即N是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南极圈以南出现极昼。......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

5、.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  )A.大气温度B.降水量C.积雪厚度D.植被覆盖度6.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  )A.年降水量最少B.冬季气温最低C.年日照最少D.冬季风力最大7.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A.蒸腾加剧B.低温更低C.降雪期推后D.太阳辐射减弱【答案】5.C6.D7.C【解析】试题分析:5.在高山苔原带,大气的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所以与海拔有关;降水量随海拔的升高先增;多在减少;坡度大积雪厚度小,坡度小,积雪的厚度大,与坡度有关,与海拔无关;坡度大小影响土层薄厚,海拔高低影响气温,土层和温度都会影响

6、植被的生长。6.由上题可知,雪期缩短会加剧冻害。长白山为东北西南走向,西北坡为冬季风的迎风坡,风力大,积雪薄,且易被风力吹散,导致冻害加剧。7.气候变暖,降雪的条件不易形成,使得雪期退后,且变短,裸露的矮小灌木,缺少积雪的覆盖,使得冻害加剧。考点:气候变暖的影响。下图中①、②、③、④为沉积岩,⑤、⑥为岩浆岩,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上图中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最可能为(  )A.①②③④⑤⑥B.⑤⑥④③②①C.④③②①⑤⑥D.④③②①⑥⑤9.若①为石灰岩,则①与⑤接触地带易形成(  )A.花岗岩B.大理岩C.页岩D.砾岩【答案】8.C9.B【解析】试题分析:8.沉积岩先沉积的下,后

7、沉积的在上,因此沉积岩由先到后的顺序是④③②①;岩浆岩只会侵入到已形成的岩层中,因此岩浆岩形成晚于沉积岩,同理⑥形成晚于⑤,因此图中岩石形成先后顺序是④③②①⑤⑥,C正确。9.⑤是岩浆,岩浆温度高,石灰岩受热形成大理岩,因此①与⑤接触地带易形大理岩,B正确。考点:岩石圈物质循环【知识拓展】判断地质事件先后顺序的方法是:沉积岩先形成的在下,后形成的在上,因此沉积岩由先到后的顺序是④③②①。后形成的岩层把先形成的都覆盖了,如图中⑥覆盖了⑤,因此⑥形成晚于⑤,⑤覆盖了④③②①,⑤形成晚于④③②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