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和戏曲艺术》PPT课件

《书画和戏曲艺术》PPT课件

ID:45463664

大小:4.54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9-11-13

《书画和戏曲艺术》PPT课件_第1页
《书画和戏曲艺术》PPT课件_第2页
《书画和戏曲艺术》PPT课件_第3页
《书画和戏曲艺术》PPT课件_第4页
《书画和戏曲艺术》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书画和戏曲艺术》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中药里的惊世发现——甲骨文相传1899年,中国学者王懿荣在他吃的中药“龙骨”里发现了距今3千多年前的汉字-甲骨文。图为王懿荣。距今约3000多年的商代甲骨文(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面的文字),是迄今所知最古老的成熟汉字。铸造出来的文字—金文“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其形式要求庄严、稳重、端肃、有序、精美。周宣王时铸成的《毛公鼎》铭、《大盂鼎》铭、《散氏盘》铭是金文中的上乘之作。大篆又称籀zhòu文,相传是西周周宣王太史籀所创,是一种较为统一的文字,使用起来较为方便。小篆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前221年

2、),向全国颁布的官定文字。文字发展到小篆已经是相当规范,偏旁有统一的样式,笔画委婉曲折,粗细匀称,字形狭长。其出现是秦代书法发展的结果,由于小篆的复杂,秦代的把大小篆的笔划由圆转改为方折。这个变化使得书写速度提高,后来这种字体在公文中广泛使用。隶书楷书始于东汉,定鼎魏晋,盛于隋唐。因其字形方正,笔画平稳详备,结构均匀严整,具有较强的书写规范,可作楷模,故名楷书。学思之窗:汉字为何具有如此的生命力?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保证了汉字使用的通畅无阻;汉字为不同民族、不同方言区的交往提供了便利,反之,我国众多民族、众多方言,为汉字的使用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汉字自身的成熟与完美,也为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欧阳询《化度寺碑》欧阳询,唐初书法家。早年他专学二王(羲之、献之)书,并吸取六朝北派诸家的长处,勤学苦练,融会贯通,独创一派书风,其书以“险劲瘦硬”著称,史称“欧体”。欧体开创了唐代楷书的先端,对后世影响大。柳公权《玄秘塔碑》颜真卿的楷书比较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书法作品的特点王献之草书怀素《论书帖》张旭《古诗四帖》草书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特点是笔画简约,钩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但不容易识别.实用性不强。楷书草书行书特点发展时期代表人物笔画详备,结构严整始于东汉魏晋成熟,

4、唐代鼎盛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始于汉初,东晋成熟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唐朝张旭、怀素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始于东汉,西晋成熟东晋王羲之、唐朝颜真卿、北宋苏轼、元朝赵孟頫、明朝文征明书法艺术的发展钟繇王羲之发展阶段经过魏晋,从自发阶段发展到自觉阶段笔墨丹青中国画1、远古时代的绘画艺术早在六七千年前,黄河流域的祖先就在陶器上绘制图案,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是彩陶画《鹳鱼石斧图》,被誉为“图画之祖”。《人物龙凤帛画》《人物驭龙帛画》2、战国时期,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3、秦汉时期,绘画艺术有进一步发展这时期,绘画门类已很丰富。湖南长

5、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河南洛阳东汉墓出土的壁画《夫妇宴饮图》等是其代表作。4、魏晋南北朝时期士大夫画家活跃于画坛,他们文化修养很高,总结了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有力地推动了绘画艺术的提高。此时人物肖像画是主要创作主题,代表作有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5、隋唐时期产生了大批杰出的画家和作品,成为中国绘画的一个高峰。代表作有展子虔的《游春图》、阎立本的《步辇图》、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游春图》是我国存世最早的一幅真正意义上的山水画,它以描绘贵族游春情景为主要表现内容。6、两宋时期宫廷画进入最为活跃阶段,画学兴起,绘画成为商品,绘画艺

6、术全面发展,流派纷呈,名家辈出,其中,风俗画是当时最大的亮点。7、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代表作有元代王冕的《墨梅图》、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清代郑板桥的《墨竹图》《墨兰图》等。时期特点代表人物及作品远古时代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时期元明清时期以人物肖像为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门类丰富顾恺之《女史箴图》士大夫活跃于画坛《夫妻宴饮图》吸取外来美术风格中国绘画的一个高峰展子虔《游春图》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风俗画是最大亮点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王冕《墨梅

7、图》徐渭《牡丹礁石图》郑板桥《墨兰图》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彩陶画《鹳鱼石斧图》以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问题一:清朝以前,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是怎么样的?春秋战国的优伶元杂剧原始歌舞明朝昆曲京剧的出现形成:a、乾隆末年,徽剧进京,风行一时b、道光年间,“徽汉合流”c、融合兼收,形成新剧种——京剧发展:a、同治、光绪年间,走向成熟,出现“同光十三绝”b、清末民初,成为全国流行剧种c、民国以来,走向世界问题二:京剧是怎样形成的?合作探究:京剧的特点?1.京剧以表演为主,用京胡、二胡、唢呐等管形乐器和鼓、板、大锣等打击乐器伴奏。2.角色分为四大行当。各个行当的化妆

8、都有一定的谱式。3.京剧的表演艺术,将有机结合,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艺术体系。历史故事生、旦、净、丑唱、念、做、打京剧的表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