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方针设计规划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方针设计规划

ID:45495567

大小:3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13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方针设计规划_第1页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方针设计规划_第2页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方针设计规划_第3页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方针设计规划_第4页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方针设计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方针设计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方案吉安县城关一小游娟【教材分析】《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小学语文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教学目标】知识与过程: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删除、燥热”等词语。能力与方法: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学习课文1~5自然段,学习修改作文、写好作文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叶老先生认真、平和、给人温暖的为人处事作风。

2、【教学重难点】掌握“删”等生字的读写,学习修改作文、写作文的方法,体会叶老先生的为人。【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揭题质疑'*1、复习背诵本学期叶圣陶写的文章《爬山虎的脚》。2、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既提到了爬山虎,又和叶圣陶先生关系密切,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3、指导读题:这是片充满生机的爬山虎——生读题(重读:绿绿的)那,是片令人难忘的爬山虎——生读题(重读:那片)4、质疑:哪片?为什么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回忆了什么事?……【设计意图】古语云:“温故而知新。”通过复习,以旧带新,既让学生复习了旧知识,又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点,顺其自然地迁移到新内容

3、,使学生的语文基础更加扎实,老师的语文教学更加有效,课堂教学不再浮躁。二、检测预习,基础达标1、生字新词我会读能写(加粗为会认字,横线为要写字):推荐删除动词融洽黄昏余晖楷模曲线一篇翻到燥热握手客厅几页纸模模糊糊密密麻麻莫名其妙映入眼帘(1)读音:同桌对读,读准字音并提醒。提示:注意翘舌音“删”、平舌音“词”及多音字“曲”'*,发现AABB式有特点的四字词语并拓展。(2)书写提示:①利用形近字区分并识记“燥”字。热得快着火是——燥热;急得直跳脚是——急躁;用手来——做操;拿水来——洗澡。②了解“删”字来历及指导书写。古时候,在发明纸之前,人们只能在动物的骨头上刻字,后来,又把字刻在竹片上。刻好

4、后,用绳子将竹片串起来,就成了一册书。这就是“册”字的演变过程。如果遇上写错字,他们只能用小刀把错字削掉,这种方法叫“删”。所以,古人就用册加立刀创造了“删”字。2、课文内容我会概括:本文作者是,通过读课文,我知道他主要回忆了和这两件事。提炼:通过抓住人物、事件来概括写人记事类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设计意图】生字新词的正确读写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有此前提,培养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真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至此,在教学设计中,重点渗透了形近字区别和了解造字本义两种识记生字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生字词教学也充满趣味性和生命力。

5、三、设问导学,小组合作1、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个小故事——修改作文。对此,同学们有什么想问的?2、出示学习要求及独学提示:默读课文1~5自然段,画出叶老帮“我”修改作文的词句,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在旁边写批注。(先独学,后小组合作)独学提示:①抓关键字词:我从(词语)中体会到。②想象画面:我仿佛(看、听、想)到。③联系资料:通过查找资料,我知道。④体会表达:这是人物的描写,我从中体会到。【设计意图】“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贵有疑,有疑方会思,有疑方能学。独学提示帮助学生独立阅读,而默读又不失为训练独立阅读的良好契机。让学生带着“读——画——想——写”的任务学课文,目的性自然体现,学习

6、必有所获。四、展示讲评(一)小组合作,展示汇报(二)师相机讲评1、第1-3自然段句子“'*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1)从“映入眼帘、密密麻麻、几页纸、到处”等关键词中体会叶老修改作文认真。(2)扣“愣住”体会:为什么愣住?仅仅是因为叶老先生改的多吗?(3)结合“资料袋”及相关资料,体会叶老先生修改作文一丝不苟,一词、一个标点也不放过,对文章精益求精。资料一:“我”的作文《一幅画像》总共写了满满的4张纸,1500多字,叶老先生共修改了160多处。资料二:叶圣陶(1894.10-1988.

7、2)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曾担任教育部副部长等多项职务,工作非常繁忙。帮“我”修改作文时已68岁,近古稀之年。(4)联系上文体会:叶老先生修改多处,“我”的作文究竟写得如何?(“我”的作文获了奖,叶老先生仔细修改,可见对我的关心与殷切期望。)(5)师引读:因此,作者这样写道——生感情朗读——“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