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离骚教案2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离骚教案2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

ID:45544231

大小:54.8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4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离骚教案2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离骚教案2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离骚教案2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离骚教案2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离骚教案2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离骚教案2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中语文离骚教案2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1.课文相关背景及内容说明。明确:《离骚》写于公元前305年左右,即屈原被楚怀王流放汉北的两三年期间,这已是诗人生平的晚期。他作为一个爱国者,本抱着治国安邦的远大志向,要求对楚国的政治进行革新,从而挽救祖国的危亡,并进一步把祖国推上富强的道路。但朝中的奸臣诬陷他,楚王对他不理解,屈原再次遭到放逐。自己救国无门,而国家岌岌可危。面对这样的处境,他感到天理正义渺茫,从而感慨万千,写下《离骚》这首长诗,借以明志,借以抒情。《离骚》是一篇用积极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方法创作而成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

2、结合的作品。本文所截取的一部分,抒发了忧国忧民的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先自述受屈遭贬的政治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然后表现追求美政、久死未悔的高尚节操。2.简单介绍一下“楚辞”和《离骚》。明确:①“楚辞”,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楚辞”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它受着《诗经》的某些影响,但同它有直接血缘关系的,还是在南方土生土长的歌谣。楚辞的主要作者是屈原。他创作出了《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不朽的作品。“楚辞”是“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宋文鉴》卷九十二)。另外,作品中所涉及的历史传统、神话故事、

3、风俗习尚以及所使用的艺术手段、浓郁的抒情风格,无不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②《离骚》,《离骚》是《楚辞》的名篇,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是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由于其中曲折地抒写了诗人的身世、思想和境遇,因此也有人把它看作是屈原生活历程的形象记录,称它为诗人的自述传。3.如何理解“离骚”的含义,请注意言之有据。明确:“关于诗歌题目《离骚》的含义,古来说法不一。司马迁理解为“离忧”,“离”即“罹”,意为遭遇,“骚”即“忧”,意为“忧愁”。这是司马迁结合自己的身世自析屈原的离骚,皆基于诟辱

4、。班固认为:“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已遭忧作辞也。”(《离骚》赞序)这是汉代文人从文字本义所得出的解释。王逸《楚辞章句》则认为:“离,别也;骚,愁也。”现代学者一般认为《离骚》是歌曲名,与《楚辞·大拓》所说的“劳商”为双声字,同实而异名,其含义相当于今语的“牢骚”(游国恩《楚辞论文集》)。4.课文中交代诗人遭贬和被定罪的原因是什么?明确:遭贬是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被定罪的原因是因为“我”采集芳芷,即“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茝”。5.诗人是如何表现自己忧国忧民的品格的?明确:第一段中,揭示了“朝谇而夕替”(朝进谏而夕见斥)的原因,表达“九死其

5、犹未悔”的意志。“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发感慨,同情人民生活艰难。“民生”也可解释为“人生”,那就感慨“人生艰难”了。这两句承上启下。6.屈原一心实现“美政”,改革时弊,可“朝谇而夕替”,为什么呢?明确:“余心之所善兮”,爱用香惠作佩带,又喜采集芳芷。“众女嫉余之娥眉”,君王“终不察夫民心”。“固时俗之工巧兮”“背绳墨以追曲”。自己从善爱美,小人投机、追曲;“众女”“谣诼”,君王“不察”,而自己“不忍为此态”,不愿同流合污。“鸷鸟”固然不群,“异道”怎能相安?屈原“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遵照前圣所厚,屈志

6、忍辱,保持清白,献身正道。第二段是反省、检查自己的行为,表现出追求美德,“虽体解”而不悔的高尚品德。“悔相道之不察”,这里有假设意味,并不是真悔,而是反省:是否没有看清道路,返回去呢?承着反省的思路,检查自己的进退、制衣、佩饰,众人“不吾知其亦已兮”,而自己“余情其信芳”“昭质其犹未亏”。游目反顾,自己衣饰更加“芳菲菲其弥章”,光彩照人。“余独好修以为常”,意志更加坚定,信仰更加明确。五马分尸,也改变不了自己。难道“我”的好修之心是可以惩罚的吗?反省明志,斗志弥坚。这一段以退为进,更表现出诗人追求美政、美德而九死未悔的精神和品质。诗人在述怀反省终表

7、现出高尚的品德和爱国情怀。7.诗人“太息”“掩涕”,为什么?这一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明确:诗人是因为“哀民生之多艰”,即同情人民生活艰难。这两句承上,形象地概括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给我们塑造了一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人形象。“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两句启下。8.课文哪几句写了作者“九死其犹未悔”的意志?明确:即课文的第一段,旨在抒发自己的情怀。其中,不论是对国王朝令夕改的茫然不解,还是对众奸佞小人的轻蔑,抑或是对自己高洁志向的表达,都饱含着自己坚决走自己的路,努力追求政治完美,实现自己理想的美政,“久死未悔”的决心

8、暗含其中。9.在本文中,屈原所推崇的“美政”是什么?明确: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