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外部性的企业纵向兼并模型与规制分析

基于网络外部性的企业纵向兼并模型与规制分析

ID:45579467

大小:576.60 KB

页数:52页

时间:2019-11-15

基于网络外部性的企业纵向兼并模型与规制分析_第1页
基于网络外部性的企业纵向兼并模型与规制分析_第2页
基于网络外部性的企业纵向兼并模型与规制分析_第3页
基于网络外部性的企业纵向兼并模型与规制分析_第4页
基于网络外部性的企业纵向兼并模型与规制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网络外部性的企业纵向兼并模型与规制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网络经济中的兼并研究主要集中在兼并产生的垄断问题,而对于兼并对消费者福利及社会福利的影响以及政府对兼并行为的规制研究还非常少而网络经济的特点使政府在制定反垄断法时面临着新的课题。网络经济中的正反馈机制导致的“赢家通吃”,会使网络经济的市场结构表现岀极端的不对称,会有冒尖行为的岀现,结果是某一产品儿乎占有了全部的市场份额,而另一产品的市场份额只有一点点。网络经济的特点导致了厂家对标准的争夺异常的激烈,厂家为了使自己的产品成为标准会采取建立联盟、进行渗透定价等一系列的经济行为,以获得达到临界用户安装

2、基础的目的。而且在网络经济屮,在位者和后入者会有不同的竞争策略。网络经济的特点使得企业兼并的影响带来了许多不同于传统经济的新的反垄断问题。例如:如何界定相关市场,如何确定市场集中度,如何干预企业联合制定标准,如何干预标准之争,如何干预垄断者利用其垄断优势阻碍市场竞争,如何评价企业兼并后对竞争的影响等等。至今,国际上对于网络经济中的纵向兼并行为的规制还没有比较成熟的法律,与此同时网络经济中的兼并行为却层岀不穷。我国对于网络经济的兼并行为的规制法案相当的缺失,只有针对具有网络外部性特征的电信行业的法

3、规一一《电信条例》中的相关条例能够运用于网络经济中的兼并。但是随着网络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经济中的企业兼并也带来了新的垄断问题,这些都使得《电信条例》难以适用。因此,本文对基于网络外部性的企业纵向兼并模型、消费者福利以及政府规制进行了深入分析。1.2研究意义本文的研究对我国政府对于网络经济中的纵向兼并的规制,具有一定的启ZjO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网络产业的快速发展,该行业中的并购重组也是一波接着一波。比如,2003年中国门户网站搜狐用2050万美元收购了中国最犬的网络游戏网站网龙(17173

4、.com);2009年6月,盛大互动娱乐有限公司以4620万美元收购华友控股有限公司。在这些具有网络外部性特征的兼并案中,兼并以后对于网络产业的发展、消费者的福利、社会的总福利以及对整个行业的竞争格局会产生什么影响;在这类兼并中,政府该如何作为,是否应该规制,如果需耍规制,又该如何规制,这些都是需要探讨的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确保我国网络产业的顺利发展。而从发达国家的己判案例来看,政府的政策也有较大的不同。从美国联邦贸易委员对待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兼并案以及微软分拆案的不同的态度,可见,在对

5、待网络经济中的并购重组问题时,国外也处于摸索期,没有成熟的法律依据可以借鉴。据估计到2010年,中国信息产业总产值预计将达到2.26万亿元人民币,占GDP总量的10%,因此可以预见,作为新兴产业的网络信息产业将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网络经济屮的并购重组将会越来越多,因此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以确保网络经济更好的发展。因此,通过对基于网络外部性条件下的企业纵向兼并模型及政府规制行为进行研究,对我国相关部门制定网络产业中的纵向兼并政策,使我国的网络产业中的企业在进行纵向兼并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确保我国

6、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次,本文的研究对基于网络外部性的纵向兼并理论以及反垄断法的理论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以往的研究大多是用静态博弈模型研究网络外部性条件下的纵向兼并研究,而本文是运用动态博弈模型进行分析。中国反垄断法中关于对网络经济中的反垄断行为的规制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对于在这类兼并中政府是否应该规制、如何规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所以通过本文的研究,对于推动网络外部性条件下的纵向兼并理论以及反垄断法的发展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1.3文献综述1・3・1对网络外部性的研究网络

7、外部性问题公认最早是由JeffreyRohlfs在1974年研究消费者消费电信服务时发现的。研究发现当消费者在选择电话网络时,新用户通常会倾向于选择原来用户相对比较多的电话网络。因为电话网络中的用户越多,单个用户所能获得的潜在通话对彖就越多,那么对于新用户而言该网络的价值就越大,同时,新进入者的加入也增加了该电话网络对原有网络使用者的价值。这种正反馈效应就是所谓的“网络正外部性”。Rohlfs(1974)的论文对以后的学者关于网络效应领域的研究具有奠基性的作用。他做出的关于消费者对通信服务的网络

8、具有相同偏好的假定,成为主流研究的标准假定之一。他指出,通信信息服务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倒U形,内生出了“启动”问题。在用户具有相同偏好的情况下,启动问题只是个超过“临界容量”的问题。Katz,M.和C.Shapiro(1985)将产品的用户数量使产品效用增人的作用称为“正的消费外部性”,提出了直接外部性和间接外部性的概念,并口进行了区分。在实证研究方面,NeilGandal和Erie(1992)运用了Hedonic模型研究了美国的电子表格软件市场,研究结果显示与标准兼容的软件产品更加具有显著的价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