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占罪若干适用问题探析

侵占罪若干适用问题探析

ID:45582883

大小:80.19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11-15

侵占罪若干适用问题探析_第1页
侵占罪若干适用问题探析_第2页
侵占罪若干适用问题探析_第3页
侵占罪若干适用问题探析_第4页
侵占罪若干适用问题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侵占罪若干适用问题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⑥ASK中才诘偉■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侵占罪若干适用问题探析带格式的:字体:小仙,加相带格式的:居中,行距:2倍行距带格式的:爭体]小洌带格式的:行距二2倍行距带格式的:字体:小四■作者简介:黄祥F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刑庭审刈几法学博上侵山罪是1997年修订后刑法规尢的新罪名。出于法律条文固有的概括性和相关司法解释的相对滞后性,使得本罪在貝体适用上产生了一些争议问题。本文拟择其要者,探讨-.•个问题。•、侵山行为的构成前捉一人对物的持有支配关系如何界足侵占行为的成立以行为人合法持有(或至少没有采用犯罪方法持有)

2、他人财物为而提。详占•乙行为人只有将口己介法持有或采取非犯罪方法而持有、支配的他人财物卄法据为己有的,才可能构成侵山罪;倘若行为人将他人持有支呢下的财物非法据为C有的,则应为根据其所采用的手段行为的特点,分别论以抢刼、抢夺、诈骗或者盗窃罪。因此,止确界定财物是由行为人持有还是他人持有、支配,这是认定侵占行为成比与否的首要问题。然而,由于人对物的持有、支配形态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因而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很难界定一条准确划一的分水岭;但根据刑法学的一般理论和同法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区分儿种情况从原则上卷握木人与他人持有控制的

3、界限,则是切实川行的。1•认定人对物的持有支配关系,原则上应以人貝有持有、支配总识为必要U也就是说,人对物的持有支配关系并非仅仅是一种客观状态,而应半包含人的意识活动。举例來说,犯罪嫌疑人刘某在乘坐出租乍时,发现朋位上有-钱包,H知是其他乘客失落的,却偷偷装入的II袋。下不后打开钱包,发现英中有1000美金和500元外汇券,便据为己有,后被杳获°有学者认为,刘菜的行为应当认定盗窃罪,(注:参见陈兴良:《非法占有他人遗忘在特定场所Z财物的定性》,载《法⑥ASK中才诘偉■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学前沿》,法律出版社19

4、97年第1辑,第180页。)理山在丁•:人们遗忘在车站、饭店、邮局等特处场所的财物具有双贞控制关系,-是财物所有人的控制;一••是特立场所的有关人员的控制。即在财物所有人对财物暂时失去控制的情况卜一,特定场所的有关人员(如门屮.、保安人员等)便是财物的新的持有、控制人。据此,上述出和千屮的钱包应视为在车主的控制Z下,刘某将他人控制之下的钱包秘密据为己有,'"

5、然就得以盗窃定性了。笔者不同意这种见解,原因在于刘某上车时,车丄并未对后用上的他人钱包形成持仃、支配总识。如果作卞发现了上一位乘客遗忘的钱包,一般都会把它从爪座

6、上拿起,至少置于1‘IC易丁也击控制的地方。然而乍主没有发现。刘菜也止是在认识到乍卞没仃控制该钱包的情况下,以拾得心理将钱包据为C仃的。如果把这种行为视为秘密窃収他人控制下的财物论以盗窃罪,则在法理上难丁解决下列两个问题:(1)如果拾得者下乍麻发现钱包内装有匝要凭证(如印签齐全、能随即兑现的10力元支票张)和上人的身份地址(如身份证),他将钱包完璧归赵的,依前述双重控制说论者的观点,拾得者将钱包带下车即脱离了车主的控制,应当成立盜窃卄:的既遂;其肩拾得者将钱包归还失匸的,也应认泄为盗窃恥既遂片的返还赃物行为,只可作为

7、酌定从轻晁刑情节考虑。因此,拾得者的全部行为仍然得以盗窃罪至少处10年有期徒刑(因达到了盗窃数额特别㈡人的标准)°不难想象,这一结果失主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认同的。因为对欠主来说,HC因疏忽遗忘丢失了虫要财物,他人拾得品上动返还,他连感激还来不及,怎么会同意对“拾金不昧者”处10年徒刑呢?另-方面,乘客刘某显然是以拾得心理而非盗窃故意而控制他人财物,若对其以盗窃罪处以重刑,也很难令莫服膺法律。故从上客观相统•的刑法原则角度上讲,上述定罪最刑的结果是有违司法的公止性的。很明显,这里的问题主要源于认定钱包归车主持有控制,从而

8、否定了拾得者控制钱包的合法性或I#犯邢性。⑵如果把从特加场所取走他人遗忘物的行为…概视为秘密窃取他人控制卜•的财物,从而论以盗窃罪,这就等于实际上废除了刑法第270条第.••款规定的侵山(他人遗忘物)忆因为他人丢失的财物之所以能够被认怎为刑法上的遗忘物,就是因为⑥ASK中才诘偉■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该物品被遗盘丁特定场所,失卞在较矩时间内•般能I川忆起被遗置物品的放世地点并恢复対物品的控制。如果离开了特尢场所,而是将物品遗置于难于忆起或找寻闲难的其他公共牢间,该物品就应'"

9、被定义为遗失物。遗失物不属于侵占菲的

10、犯罪对象。侵占遗失物的行为应'"

11、作为不、得利行为处理,这已渐成学界共识。由此可见,把特定场所的有关人员尚未意识到的他人遗忘物视为已经归其持有、控制,则必然将他人的侵占遗忘物行为认定为盗窃罪,这显然足违廿现行刑法规定和立法本恿的。基丁•上述分析,笔者认为,从人対物的持仃支配权产t的角度而言,“双車控制说”是成立的。即在财物所有人暂时对口C的财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