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应急救援导论总结

矿山应急救援导论总结

ID:45600007

大小:212.12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15

矿山应急救援导论总结_第1页
矿山应急救援导论总结_第2页
矿山应急救援导论总结_第3页
矿山应急救援导论总结_第4页
矿山应急救援导论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矿山应急救援导论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矿山应急救援基木知识1.1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牛: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屮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关于特人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紧急状态法》等等。1.1.1《安全生产法》的冇关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耍负责人员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职贝0生产经营单位对重人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冇关规

2、定将木单位重大危险源及冇关安全措施、应急扭丿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冇关部门制定木行政区域内特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危险物品牛•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生产经营规模较小,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的,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

3、山、建筑施工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1.1.2《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川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1.3《消防法》的规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1.1.4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市(地、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必须制定本地区特人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本地区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经政府主要领导人签署后,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1.1.5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

4、全监督综合工作的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其他冇关部门制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报经木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预案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报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站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1.1.6国务院《使用有毒物品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的规定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配备应急救援预案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对应急救援预案适时进行修订,定期组织演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

5、记录应当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禅管理部门和公安部门备案。1.1.7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1.1.8国务院《使用有毒物品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的规定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配备应急救援预案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对应急救援预案适时进行修订,定期组织演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记录应当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公安部门备案。1.1.9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特种设备

6、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1.2事故应急管理的过程应急管理是对重大事故的全过程管理,贯穿于事故发生前、中、后的各个过程,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帘备不懈”的应急思想。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在实际情况中往往是相互交义、相互关联,构成了重大事故应急管理的循环过程。预防:一是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手段,实现木质安全:二是在假定事故的前提下,通过预先采収的预防措施,來达减缓事故的影响或后果严重程度。准备:应急准备是针对对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所做的各种准备,其目标是保持重人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的应

7、急能力。响应:应急响应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与救援行动。恢复: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恢复工作,使事故影响区域恢复到和对安全的基本状态,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1.2.1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及特点1.基本任务:A总目标: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后果(人,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B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C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确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D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E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2.特点:不确定性(偶然性)和

8、突发性;应急行动的复杂性;后果易猝变、激化和放大。1.2.2为尽町能降低重大事故的后果及影响,减少重人事故所导致的损失,要求应急救援行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