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期末高二语文答案

高二语文期末高二语文答案

ID:45742328

大小:2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17

高二语文期末高二语文答案_第1页
高二语文期末高二语文答案_第2页
高二语文期末高二语文答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期末高二语文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6-2007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科答案1.D(A酩mǐnɡ提供ɡōnɡB混沌hùnC扎zā)2.C(A缪误的“缪”应为“谬”B罪蘖的“蘖”应为“孽”D雍荣华贵的“荣”应为“容”)3.B(“而且”表示进一层,这里不是递进关系;“还”可用在多种关系的句子中,可作“再”“又”等讲,所以第四句应用“还”。)4.A(B“踌躇满志”意为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满意。其中的词素“满”形象地说明了这种情绪的高涨程度,这种程度已经不能用“几分”来衡量了。前面“带几分”就应该删去,否则反而造成了语意的矛盾。C“风口浪尖”常用来比喻社会斗争最为激烈、尖锐的地方,也可以指矛盾最为集中的地方。句中用来指

2、某一行业的最高峰,不合其词意。D“一念之差”指的是一个念头的差错,其中的“差”表示的意思是错误而不是差别。句中将“一念之差”当做一个念头的差别来用了。)5.B(A搭配不当C杂糅D歧义)6—9ADCC10.C(饮,让……喝茶)11.C(C即使A把/认为B才/是D表转折,连词/表承接,连词)12.B(直接或间接表现朱碧潭“以诗为娱”的是①⑤⑥,其中第④句是作者对世人的一般之论。)13.B(知府寻找朱碧潭并与他交往,并非慕其诗名,而是因为知府的父亲与朱碧潭的父亲是故旧之交,所以与朱碧潭表示修好,报答旧日的交情)14.取笔砚投掷之/欲以怒君/冀他有所为/君不为怒/亦不变也。(断句共4处,每处1

3、分。错一处扣一分。)15.(1)朱君曾经来看我,送我几十首诗以为见面礼。(译出大意给1分,“贽”译为“礼物”给1分。)(2)他的态度很谦虚,谈话很诚恳。(“色卑”“词款”译对各给1分)(3)不怕人们不知道他,只求我讲一句话做证明。(译出大意给1分,“病”译对给1分)16.(1)第二句:时值深秋,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叶丹枫,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1分)显得色彩格外鲜艳。(1分)第四句:暮色苍茫,风雨凄清,(1分)色彩凄黯迷茫。(1分)(2)上联以乐景写哀情,(1分)明丽的景色是对别离之情的反衬,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堪。(1分)下联借景寓情,以景结情,(1分)以风雨

4、凄迷的黯淡景色正衬萧瑟凄清的离情。(1分)17.(1)明月照我影《山居秋瞑》杨柳岸晓风残月姜夔波心荡冷月无声(2)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18.两者的相似点是,伟大的力量都埋在地下。(2分)用这个比喻赞美了红柳对防风固沙,保护环境所做出的贡献。(2分)19(1)“曾以为”暗示了红柳的悲剧,为下文埋下了伏笔(2分)。(2)通过感叹红柳的悲惨命运,暗含着对人类毁灭红柳行为的批判。(2分)20.(1)生存条件恶劣。如“这是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5000米,冰峰林立,雪原寥寂。”(2)独特的形态。如“(根系)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碎叶,偶尔

5、会开出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一座结实的沙丘顶上,昂然立着一株红柳。”“它们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粘结的如同钢筋混凝土。”(3)砍伐的艰难。如“最健硕有力的小伙子,也折不断红柳苍老的手臂了。”“蓄含着可怕的工作量。”从用“利斧”到时“用炸药炸”。(三个角度答对一个给1分,从三个角度具体分析一处1分。)21.全文的标题有两层含义:表层含义是说红柳生长在平均海拔5000米的高原上,是“离太阳最近”的树分;(2)深层的含义是显示了红柳生长的气势,透露了它的伟大力量。(2分)22.(1)新加坡停止销售美国博士伦公司生产的“润明全护理液”。(1分)(2)真菌性角膜炎

6、的发生可能与“润明全护理液”以及没有正确佩戴隐形眼镜有关。(2分)(3)真菌性角膜炎发现、诊断、治疗的方法十分有限。(2分)23.调整后的下联为:“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短语顺序调整对了给1分,“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三个短语内部顺序调整一处给1分)24.参考辽宁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译文:诗人朱碧潭君,名汶,以名门世家子弟,少年时随同父亲出游。他观览古圣贤隐居逃世歌啸咏唱的遗迹,志气有所启发,于是学习做诗,饮酒放浪。他以做诗为乐,还说他人哪能了解我。人们也都轻视他,不把他的诗当回事。他的诗不行于时,只有在自己家里的墙壁窗

7、户上,写得满满的,涂得到处皆是,以此来唬弄家人孩子。自己贫穷得无法谋生,家里人讥笑他说:“你涂些什么东西,真讨人嫌,只会弄脏墙壁窗户,又不能吃,难道画饼充饥!”拿起笔砚往他身上掷去,想以此激怒他,让他别再做诗。他可不发怒,照旧做诗。有一天,知府出了一张告示,要寻找所谓朱诗人碧潭的。差人拿着告示到市里喊问,没有人认识是谁,最后才知道是朱君。差人到门,强迫朱君去见知府。朱君穿了粗布衣服,窄袖子长下摆,大摇大摆地上了知府衙门。知府走下座位施礼迎接,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