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临沂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

ID:45850111

大小:194.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11-18

山东省临沂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临沂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临沂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临沂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临沂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临沂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山东省临沂市xx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2分)下列几种常见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碘酒B.空气C.氧化钙D.生铁【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碘酒、空气、生铁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解答】解:A、碘酒中有碘和酒精,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空气中有氧气、氮气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

2、、氧化钙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D、生铁中有铁、碳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2分)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结成冰B.食物腐烂C.煅烧石灰石D.铁生锈【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

3、】解:A、水结成冰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B、食物腐烂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C、煅烧石灰石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D、铁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故选:A。【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3.(2分)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硫在氧

4、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镁条在空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D.向石蕊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后,溶液由紫色变成蓝色【分析】A、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镁条在空中燃烧生成氧化镁;D、显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解答】解:A、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该选项说法正确;C、镁条在空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向石蕊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后,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点评】实验现象是物质之

5、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 4.(2分)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A.氯化铁B.氢氧化镁C.小苏打D.汽油【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铁离子溶液、亚铁离子溶液、铜离子溶液都含有颜色。【解答】解:A、氯化铁溶液是黄色,故A错;B、氢氧化镁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故B错;C、小苏打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故C正确;D、汽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故D错。故

6、选:C。【点评】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5.(2分)市场上有“葡萄糖酸锌”、“高钙牛奶”、“绿色碘盐”等商品,这里的“锌、钙、碘”指的是(  )A.元素B.分子C.单质D.原子【分析】“葡萄糖酸锌”“高钙牛奶”“绿色碘盐”等物质中的“锌、钙、碘”等不能以单质、分子、原子形式存在,一般以无机盐类物质存在,则是指元素。【解答】解:A、商品中的“锌、钙、碘”存在于无机盐中,有利于人体吸收,则“锌、钙、碘”是指元素,故A正确;B、在上述商品中“锌、钙、

7、碘”不能以分子的形式存在,且金属不能存在分子,故B错;C、单质能与商品中的成分反应,且不利于人体的吸收,故C错;D、在上述商品中“锌、钙、碘”不能以原子的形式存在,且原子不能单独存在,故D错;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中常见物质的联系,学生应能根据元素与微观粒子的性质来分析生活中营养元素的存在,借助有利于人体的吸收及微粒的存在形式来分析解答此类习题。 6.(2分)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1滴水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C.醋酸是酸的,蔗糖是

8、甜的﹣﹣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D.将空气液化,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