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新课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2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新课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2

ID:45858612

大小:53.8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8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新课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新课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新课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新课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新课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一.【教学过程】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先秦时期:商业兴起(1)商朝人被称为“商人”的由来:2、秦汉时期:商业初步发展(1)秦汉至隋唐,商业的发展比较艰难,原因是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不高。如右图《西汉都城长安平面图》,从图中可看出西汉的都城长安只有东市和西市两个商业区,说明经商的地点受到极大限制。(2)秦汉时期商业初步发展的原因:①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②两汉统一局面的形成;③两汉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外贸

2、易逐渐发展。3、隋唐时期:商业进一步发展(1)原因: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②大运河的开凿促进了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③对外交通发达。(2)表现:①都市商业大量出现:如东都洛阳、邸店兴起;②市场发展:如农村集市发展(夜市等),城市中“市”与“坊”分开;③出现了柜坊和飞钱: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比欧洲地中海沿岸出现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商旅不用长途携带钱币,也不用运输税钱。柜坊和飞钱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它们的出现又促进了商业的便利与发展。4、宋元

3、时期:商业繁荣(1)两宋商业空前繁荣:▲原因:商业环境相对宽松①北宋建立以后社会经济得以正常发展,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②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从唐代后期起,市坊严格分开的制度逐渐被打破,到宋代,店铺已可随处开设,买卖时间也一改日中为市的限制,早晚都可经营。③两宋时水陆交通便利,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畅通,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表现:北宋时,四川益州(今成都)的富商开始发行纸币“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商税收入成为政府重要的财源。张择端的《清明上河

4、图》形象地反映了开封城内商业的繁华景象。(2)元代商业继续繁荣:▲原因:①元代实现了国家的空前统一,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②重新疏浚了大运河,疏浚后的大运河从杭州直达大都;③开辟了海运,海运从长江口的刘家港出发,经黄海、渤海抵达直沽(天津);④元政府还在各地遍设驿站,横跨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也重新繁荣起来▲表现:元代的大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繁华的国际商业大都会。《马可波罗游记》记述了大都商业的繁荣。5、明清时期:城镇商业繁荣(1)明清商业相比于宋元,有明显的退步。原因:政府对商人征收沉重

5、的商税,并施行种种压制政策(2)城镇商业繁荣,表现为:①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体现了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农产品商品化得到了发展;②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城镇经济空前地繁荣和发展,许多大城市和农村市场都很繁华。只有这样才能使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迅速。③白银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④出现了地域性的“商帮”,如徽商和晋商。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市”的含义:市是货物交换的地方,开始时物物交换,货币产生后就成为买卖的场所,即市场,和城没有任何关系,只是进

6、行物物交换的场所,与今天的农贸市场或农村集市很相近。这种市不具备城市的基本形态,《墨子·七患》说:“城者,所以自守也。”也就是说,中国古代的城是以防守为基本功能。城市则不然,它必须有集中的居民和固定的市场,二者缺一都不能称为城市。2、北宋前后城市功能的变化:(1)北宋之前的中国古代城市政治、军事意义更大,经济意义居从属地位。北宋之后大城市的经济意义逐渐增大。(2)北宋以后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以市、镇、大城市为单位形成了中国古代商业三级市场体系,有力的促进了商业的繁荣。3、城市的发展与演变:汉唐时

7、期的城市特征:①绝大多数城市是因为属于各地政治中心而建设起来。地方上的中小城市也多因为是各地郡县治所而发展起来。②城市的政治、军事意义大于经济意义,消费意义大于生产意义,商业的繁荣远远超过了商品生产的水平。③农村集市有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在水陆交通要道附近,集市不断增多,有些还发展成重要的市镇。(2)宋元时期市镇商业的繁荣:①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②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全国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市镇,如宋代的四大商业名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③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

8、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正常的对外贸易:(1)西汉:开通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促进中外贸易发展。(2)唐朝:政府在广州设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3)两宋:积极发展海外贸易,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4)元朝:先在南方主要港口设七个市舶使,后合并为泉州、庆元(今宁波)、广州三处;制定市舶法则;泉州港是当时世界上第一大港。2、朝贡贸易:(1)含义: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也就是通过两国官方使节的往返,以礼物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