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对税制改革的期望

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对税制改革的期望

ID:45924248

大小:6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19

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对税制改革的期望_第1页
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对税制改革的期望_第2页
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对税制改革的期望_第3页
资源描述:

《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对税制改革的期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对税制改革的期望一、我国当前宏观税负实际状况在比较分析我国宏观税负时采用的税收收入口径是各项税收的净收入,包括我国现行税制屮的流转税和所得税各主体税种、各种地方税以及关税和农税等,凡称“税”的政府收入都包含在这个口径的税收收入中。“净收入”指扣除出口退税后的税收净收入。使用扣除出口退税后的税收净收入计算宏观税负符合税收负担的内涵,因此出口退税并不构成企业的负担。这里的农税指农业税、牧业税、耕地占用税、农业特产税和契税等。我国宏观税负在1994年~1996年间连续卜降,三年税负水平分别为10.96%>10.25%和10.16%。2997年、1998年两年升到11%的水平上,税负

2、分别为口.43%和11.96%。1999年〜2004年从13.01%逐年连续提升,顺次超过14%、15%、16%>17%,2004年达到18.61%。我国宏观税负少国际水平和比较,加于较低水平。我国不含社会保障税的宏观税负大大低于大部分工业国家。我国宏观税负在2004年达到最高水平18.61%,这个水平比2000年以后工业国家30%左右的平均税负水平低10多个百分点。与发展屮国家2002年20.63%的平均宏观税负相比,2004年我国宏观税负低2个百分点左右。分层次比较,我国宏观税负与宏观税负较高的匈牙利和土耳其相比低7个百分点左右。把屮外社会保障税或社会保障基金都加入税收收入中计算宏观税负

3、,进行同II径对比,我国含社会保障税的宏观税负1994年为12.55%,1997年为13.39%,此后每年提高1个多百分点,2004年达到22.83%。与不含社会保障税的宏观税负比较,1994年Mill1.59个百分点,2004年高出4.22个百分点。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险水平高、覆盖面广,包含社会保障税的宏观税负与不含社会保障税的宏观税负比差距大于发展中国家。工业国家包含社会保障税的宏观税负在1990年〜2002年间保持在37%〜41%的区间,比我国宏观税负最高的2004年高出15〜19个百分点。同期,发展中国家包含社会保障税的宏观税负在1990年〜2002年间保持在26%〜29%的区间里,比

4、我国2004年宏观税负水平高出4〜7个百分点。二、我国当前宏观税负水平效率性分析宏观税负通常可以分为大、中、小三个口径。小口径的宏观税负是指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中口径的宏观税负则为财政收入(指包括税收收入在内的预算内收入)山GDP的比重;大口径的宏观税负指的是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其屮政府收入不仅包括预算内财政收入,还包括了预算外收入,以及各级政府及其部门收取的没有纳入预算内和预算外管理的制度外收入等收入。根据我国政府收入结构,大口径的宏观税负真实反映了微观经济主体的实际经济负担,因此,我们从这一指标出发考察我国当前宏观税负水平的效率性。1、从税收的本质看,税收是作为社会管理者的国家为

5、实现具公共管理职能而凭借其政治权力对社会产晶进行分配而取得的一•种无偿收入。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W二C+V+M。由于C和V是维持社会简单再生产的必要条件,以Z作为税收分配对象的理由不够充分。税收应是在社会总产品中剩余产品(M)的分配过程中形成的。因此一定时期的税收(指广义的税收范畴,即政府收入)剩余产品的价值总额不能超过劳动者所创造的剩余产品价值总额。有学者通过测算,认为在我国现有生产力水平下,我国剩余产品价值总聚占GDP的比重保持在35%左右。相比之下,当前我国的实际宏观税负的保守估计值已达到33%。可见,企业的剩余产品留给自身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数量已经不多了。2、从宏观税负的国际比较看

6、,当前我国实际宏观税负已经大大超过了发展中国家的合理水平,接近发达国家的宏观税负水平。在经济积累能力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情况卜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无疑是不合理的。可以看出,我国当前的宏观税负水平显然是缺乏效率的,如果长期如此,必将危害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三、我国当前宏观税负水平公平性分析(一)不同产业和行业宏观税负水平不尽合理。由于产业与行业情况不同,国家税收政策在一定时期分别采取鼓励政策、限制政策或者屮性政策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也存在着产业行业Z间不合理问题。(二)不同经济类型宏观税负水平悬殊过大。基本上是内资重于外资,国有重于民营。同行业不同企业,片面的税收优惠政策与市场经济的公开、

7、公正、公平原则相悖,人为的造成税负畸轻畸重。(三)不同地区宏观税负水平不够公平。从经济发展快与税收相应增加的规律分析,东部地区宏观税负水平高于全国和其他地区是必然的,但是作为贫困的西部地区高于屮部地区是值得思'考的。(四)不同收入群体宏观税负水平差距明显。低收入群体重于中等收入群体,屮等收入群体重于高收入群体,工薪阶层重于富裕阶层。我国个人所得税管住了工薪阶层,但是,对高收入阶层征收力度太软、太弱。四、对税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