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道德教育

试论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道德教育

ID:45939077

大小:6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19

试论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道德教育_第1页
试论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道德教育_第2页
试论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道德教育_第3页
资源描述:

《试论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道德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道德教育摘要:职业教冇是教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肩负着培养高技术人才的任务,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在取得各种成绩的同时,却忽略了针对学生•的徳育工作,使培养的技术人才在社会实践和职业道徳方面有所缺失,因此我们的职业教育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徳育工作,培养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关键词:职业教育;职业道徳;徳育职业教育是文明社会的产物,指受教育者为获得某种职业或牛产劳动所需的劳动技能、职业道德所受的教育。福州船政局1866年附设的船政学堂,1867年上海江南制造局附设的机械学堂,形成我国职业教育雏形。191

2、7年5月,由黄炎培先生联合教育界、实业界知名人士蔡元培、梁启超、张骞、宋汉章等48人,在上海创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开创了我国职业教育新纪元。新中国成立以后,改革开放以后的初期,我国职业教育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发展,需要大最有专业技能的高级技术人员,传统的中等职业教冇已不能满足很多技术岗位对人才的盂求,职业教育也在相应调整其结构,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高等职业教育体制。进入21世纪,各国之间形成了无形的竞争,渐渐演变成为科技与教冇的较蜃。作为社会与学校的“屮间站”,职业教育具有具独特的作用与意义。但是在技术能力教育捉高

3、的同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屮的功利化不断凸显。功利化倾向是“工具理性主义”在职业教育领域的貝体体现,是一种潜藏的危机。从社会分工、职业教育本质以及社会现实条件的整体视角,把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有机结合起来,以“人”的发展为逻辑,加强高等职业教育道徳教育,实现职业教育范式的转换,乃当务Z急。高职学校担负着为经济和社会培养一线劳动者、服务者的任务,走向社会的从业人员不仅要有相关的专业技术和技能,述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徳品质,加强职业道徳教冇也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最重要的内容。近年来,通过在教育中的实践,笔者在提高职校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方而积累了

4、一些经验,有一些体会和见解。一、对职业道德与职业道德教育的认识职业道徳是将各种职业规范转化为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职业道徳品质的重耍环节,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义务、职业技术、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荣誉和职业作风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是职业人収得成功的关键。职业道徳教冇是指一定的社会、组织或阶级依据一定的职业道徳原则和规范,有纟R织、有计划地对人们施加系统的职业道徳影响的过程。职业道徳教育主要是培养为人民服务的道徳品质,培养人民群众高尚的道徳情操。职业道徳教育主要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环境三种因素影响。并且,职业道德教育是一种重要

5、的他律过程,即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方式,把职业道德要求、规范不断内化到人的意识屮,不通过教育是难以自发形成的。二、职业道德教育的策略与方法(一)设计职业发展规划,提高职业道徳教育的针对性职业生涯设计能冇效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力。高职学校的生源不同于普通高中,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动力等较差是无法回避的事实,有些学生是传统教育升学的失败者,进入高职学校是他们无可奈何的选择,而职业生涯设计能引导学生挖掘潜能,形成奋发向上的内驱力,让学生在了解口己,了解社会的基础上,形成真止的职业意识。确立实事求是的职业理想,制定具体可操作的阶段冃标及其相应措

6、施,不断培养兴趣、调适性格、提高能力、主动适应即将从事的职业的要求,从而提高学习口觉性,逐步形成对未来职业生涯的积极心态,懂得珍惜在校生活,口觉提高口身素质,主动接受职业道徳教育,H觉养成职业道徳行为习惯。(二)营造校园道德氛围,感受职业道德无处不在要树立全员育人观念,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同事关系和上下级关系,培育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加强师徳建设力度,提高全体教工的职业道徳素养和心理素质,为学生做好榜样,使学牛感受到崇高的职业道徳无处不在。学校徳冇工作要以职业道徳教冇为屮心开展,积极推行养成教育,让职业道徳教冇贯穿在学校教冇的全

7、过程,渗透在各学科屮,使学生终身受益。(三)规范职业道徳教学,认识职业道徳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进行良好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教育,使德育渗透于课堂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是职业道徳教冇的载体,是主阵地,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冇,培养全血•发展人才的基木途径,因为育人是教育的重要坏节,教师主要通过教V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牛主要在教学过程屮接受教育,如果德育脱离教学另搞一套,不仅会感到精力不够、时间不足,而且述会丧失教学这块阵地。通过教学实施徳育不仅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教学具有教育性是教育的客观规律,是发挥教育的徳育功能的理论依据。(四)依托社会企业

8、实践,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实践是提高德育实效的重要途径和有效形式。实践是主、客观交耳作用的过程,通过实践才能把外在客观世界(环境影响)和内部主观世界(人的主观心理)联系起来,把作为德育的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