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辅导员职业定位问题

试论高校辅导员职业定位问题

ID:45939816

大小:5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9

试论高校辅导员职业定位问题_第1页
试论高校辅导员职业定位问题_第2页
试论高校辅导员职业定位问题_第3页
试论高校辅导员职业定位问题_第4页
试论高校辅导员职业定位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高校辅导员职业定位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高校辅导员职业定位问题【摘要】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定位问题,直接关系到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走向。本文通过分析高校辅导员职业定位问题涉及的角色定位与自我认同、专业化和职业化趋向、职业倦怠现象和人文关怀的意义等相关因素,勾勒出高校辅导员职业定位问题的简要轮廓,对理解辅导员队伍建设走向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定位职业倦怠人文关怀【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4-0016-02自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

2、005)2号)提出“鼓励和支持一批骨干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以来,如何在新形势下有效地进行辅导员队伍建设,成为有关辅导员工作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辅导员的职业定位问题则直接关系到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走向。一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与自我认同辅导员的职业定位问题是辅导员在开展教育工作时的角色扮演,以及随之而来的自我认同的问题。明确的职业定位不仅有助于辅导员在工作中更好地明确自身的职责范围,而且对辅导员形成清晰稳定的自我认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具体的实践中,辅

3、导员的角色定位往往出现错位。辅导员究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是行政管理人员,抑或是服务工作人员呢?按照现有的分析,看起来辅导员的工作似乎与这些角色职责既有交集,又不相一致。这种互相交叠重合的状况,实际上说明了高校内部分工体制的不明确性。这种状况的存在,成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障碍。一方面,辅导员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都不可或缺,在日常事务、学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辅导员都是实际的施行者和工作者;另一方面,辅导员工作角色定位的模糊状况,恰恰呼唤着一种专业化建设的需求。这两方面的内容,又和辅

4、导员的自我认同息息相关。为了更加深入地探讨这一问题,因此必须回顾一下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历史背景。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或者说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提出,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从1953年在清华大学中出现辅导员这一职业以来,辅导员开始逐渐成为高校教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开始,辅导员是以进行政治思想工作的角色来定位的。但出于岗位的流动性和临时性的考虑,对于辅导员的培养又逐渐走上了'‘双肩挑”的建设道路。按照相关的统计和分析,1953〜2010年,教育部针对辅导员队伍建设颁布的文件,体现了对辅导员角色的要求经

5、历了一个从兼职,到以兼职为主的专兼结合,再到以专职为主的专兼结合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说明,辅导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与对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质的认同紧密相关。显然,辅导员从临时的岗位性质向职业性的发展转变,也就提出了一种自然而然的稳定性、专门性、长期性甚或终身性的要求。同时,正由于其职业性,辅导员职业角色的长期发展也成了一个突出的问题。如果不具有相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势必会造成辅导员对自身认同的困惑。这种境况对于高校工作长期稳定的持续发展并不是一件好事。因此,可以看到,辅导员的角色定位趋于职业化和专业

6、化,并且形成一种清晰的自我认同,这应该是辅导员职业未来的发展走向。辅导员角色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及由此而来的相应的发展潜力和社会认同,是辅导员职业化的本质要求。这一要求势必会对目前辅导员角色的模糊定位,以及发展前途的不明朗形成强烈的冲击。那么,要想对辅导员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发展趋向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就必须避免对辅导员队伍建设泛泛而谈,而应讨论辅导员职业化和专业化在高校内部的可行性和出路问题。二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未来定位:专业化和职业化出于辅导员角色定位的模糊性,对其进行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定位势在必行。如上

7、所述,职业化往往伴随着对长期性、稳定性和社会认同性的要求,而专业化则伴随着知识性、专业性等要求。对于高校的环境而言,知识性和专业性是获得广泛认同的基本前提。辅导员成为社会公认的职业也仰仗于专业和学科的背后支撑。因此,辅导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可以有效地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应,如与学生关系的处理,对日常事务的掌控,以及辅导员自身素质和整体素质的提高等。同时,这也有利于构建一个发展的前景,让辅导员不至于对自己的角色和未来发展感到迷茫。1.从职业化而言,辅导员的未来走向大致有三种:教师岗位、管理岗位、介于

8、教师与管理干部之间的职业辅导员岗位首先,按照教师岗位的发展,辅导员需要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思想教育、教学和科研上。一方面,这会遇到学历瓶颈和相应政策的限制,如高校在聘教师的要求是博士研究生,而目前从事辅导员职业的一般是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不少高校对辅导员转岗也有相应的时间和条件限制。如果没有相应的倾斜政策使得辅导员可以攻读相关学位或进修,辅导员向教师岗位的转换仍然困难重重。另一方面,按照相关文件的规定,辅导员可以走专家化的道路,即思想教育、心理健康管理、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专家,但这同样要面临相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