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普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科普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ID:45952324

大小:6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科普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_第1页
浅谈科普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_第2页
浅谈科普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_第3页
浅谈科普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科普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科普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江苏省吁目台县古桑中心小学杨双明摘要:苏教版教材已经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科普教育搭建了很好的平台,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更应该积极营造氛围、创设情境,全面渗透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关键词:科普;语文教学;渗透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近些年不断提高,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因此,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刻不容缓。今天,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语文课程,正为学生科学索养的提高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们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一至六年级12册284篇课文中,涉及科学素养的文章有47篇,约占全套教材的16.5%。这些课文的题材可分为三部分:科学家的故事16篇,约占总篇数的34%

2、;科技知识的介绍18篇,约占总篇数的38%;科学思维的启迪13篇,约占总篇数的28%o当然,这三部分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彼此之间又有一定的交叉。如此教材已经为我们在语文教学屮渗透科普教育搭建了很好的平台,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更应该积极营造氛围、创设情境,全面渗透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一、渗透科学知识科学知识是人类世世代代积累和传递下來的宝贵遗产,是增加生科学索养的重要途径,是形成科学能力、进行科学探索、孕育科学发明的基础。苏教版小语教材通过-篇篇生动有趣、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和言语表达水平的课文,让学生充分领略了自然世界的五光十色,并体验到认识自然的乐趣,提高了学生接受科学知识的效率

3、并激起对科学的喜爱之情。我们教学也应该积极配合教材,想方设法渗透科学知识。1、生动呈现科技术语。科技术语因其专业性、抽象性使学生难以理解,苏教版教材呈现这些术语时,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水平,力求生动活泼地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术语并产牛科学探索的欲望。如-•上第4课《我叫“神舟号巧就是一篇科普文章,虽不足百字,但生动有趣的对话一下就把学生吸引到科学王国,“飞船”、“太空J“神舟号J“科学家”、“飞行试验"等术语蹦跳着就进入了孩子的人脑,如果他们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弄明白这些词语的大概意思,他们收获的将不仅是科学知识,更多的会是无限的遐想,还冇理想的生成。此外还冇像三年级的“航天飞机"、

4、“水上飞机化等术语,通过课文阅读学生都能直接体会到这词语的意思,从而直接获得科学知识的哺育。而“海上救护机”、“战斗机”、“运输机”、“森林灭火机”等术语,可以通过讨论、交流和老师的补充,结合课文内容使学生得到深入的领会。再有“矿物”、“化石”、“地壳”、“电缆”、“光缆”、“无线电波,、“地球村”、“电子钱包J“克隆”等术语虽然抽象了一些,但课本深入浅出,老师的通俗易懂,学生怎能不燃起对科学的火热之情。(参阅三上《航天飞机》、《石头书》,三下《水上飞机》,四上《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五下《神奇的克隆》)2、风趣引入科学知识。苏教版小语教材已经把丰富的科学知识用趣味性的方式介绍给了学生

5、。例如一上《冰花》一课中妈妈告诉小童,晶亮洁口的冰花“是冬爷爷在你睡觉的时候送给你的S二上《小动物过冬》一课,构思精巧的童话故事巧妙地告诉学生小动物过冬的秘密;四上《维生素C的故事》哥伦布从船员起死冋生的太奇迹中,知道正是维生素C救了那些船员的生命,课文还借此告诉学生,“当身体内补充了适量的维生索C,坏血•病就不治而愈了駕教学屮,教师不能呆板地把这些有趣的科学知识当成知识去传授,逼孩子弄懂掌握这些知识;相反,要主动给孩子营造合适的学习环境和创造学习条件,让他们被课文内容所吸引,主动去探索和求知。3、及时展示科学成果。苏教版小语教材特别重视对重大科技成果鉴定的及时成文宣讲,如五下《梦圆

6、飞天》介绍了“神舟"5号飞船的成功发射,教材描述道:“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留下了屮国人的脚印。屮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终于成真了!’'教材为我们放出了样子,老师当然不能局限于教材,拘泥于考试,而应及时捕捉最新科技成果,给学生补充营养,引导他们始终关注科技、立足前沿、放飞梦想。比如引导学生订阅“科学画报',,观看电视节屮噺闻袋袋裤”等。此外,当冇重大科技新闻,不妨开展专题活动,比妣咲注嫦娥二号奔刀”等。二、渗透科学方法观察、实验和创造等科学方法是构成科学素养的第二种要素,又是科学研究能力最重要的方面,苏教版小语教材就是从这三个方面向学生渗透科学方法的。教师理所当然要有

7、意识地从这三个方面下手,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会观察和实验,鼓励学生发明、发现和创造。1、观察。观察是智力活动的开端,是从事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技能。大自然有许多奥秘,要发现其屮的奥妙,系统、周密和精确的观察菲常重要。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捕捉有关科学方法的内容,善于引导学生对观察方法的认可和重视。如二上《有趣的发现》就介绍了达尔文善于观察:“达尔文捉来许多昆虫,反复观察比较,终于找到了答案。”正是这一有趣的发现,对达尔文后来的科学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