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

浅谈网络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

ID:45958306

大小:6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网络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_第1页
浅谈网络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_第2页
浅谈网络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_第3页
浅谈网络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网络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网络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摘要:本文分析了网络给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带来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并提出了儿点对策。关键词:网络;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网络,网民队伍日益壮大。据屮国互联网络信息屮心(CNNIC)第33次《屮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并且青少年网民规模持续上升。网络已成为现代社会学习、生活、工作的一种方式和工具。青少年是祖国的未來和希望,是今后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的重要时期,对今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的形成也冇着重要影响。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网络对于青少年的思想道徳素质教育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正确认识网络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有利于对青少年网络思想道德的教育以及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与实施。一、网络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正面影响1•网络冇利于青少年形成鲜明的个性。网络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在网络上可以实现各种信息的全球交流与共享。青少年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到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空间,可以在更为宽松、平等的社交环境中表现自己,彰显个性。2•网络有利于青少年改变交往方式,扩大交往范围,释放自身的压力。借助于网络,青少年人际交往的手

3、段和空间得到了拓宽。正是由于网络具有隐匿性的特点,因此他们可以向世界各地的相识或不相识的人倾诉自己的苦恼或宣泄自己的郁闷,他们不必担心因为泄露隐私而危及自身利益。网络使青少年更容易获得在现实生活中所得不到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并且提供给青少年更方便更大范围的群体环境和社会交往机会,从而使他们感受到了自身存在的价值。3•网络丰富了青少年的课余文化生活,增长了其知识,拓宽了其视野。网络开放性的特点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网络本身具有海量的信息,可以拓宽青少年学习的渠道,青少年不仅可以从书木、教师那里学到知识,还可以自己上网搜索、查询,这本身就是培养青少年自学

4、能力的一种方式。青少年通过网络关注着世界。由于网络的存在,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途径更多了。4.网络可以帮助青少年形成平等参与的意识。网络给我们提供了平等参与的机会,无论我们身在怎样的国度,拥有怎样的教育水平,都可以平等的身份随时随地参与其中,从而有利于青少年平等意识的形成。随着青少年视野的开阔,平等意识、开放意识的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也势必得到较大的发展。网上论坛等互动性较强的活动,已成为青少年表达自己观点、参与校园建设的重要途径。5.网络可促进青少年创新能力的提高。网络乂具有多元性与复杂性的特点,青少年可以在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宝库中汲取养料、完善知识体系,借

5、助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的智慧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有利于青少年积极地探索、大胆地尝试、开拓进取,从而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促进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二、网络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负面影响1.网络容易使得青少年的道德责任感弱化,法制观念淡漠。网络具冇虚拟性和隐匿性的特点,青少年可以在网络上畅所欲言,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主张。久而久Z,会导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感下降。2.网络导致青少年丧失现实的道德评价标准。青少年止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対自我、他人的认识和评价还不够全面,逆反心理强。这容易使他们在网络提供的虚拟世界中陷入非理性的状态。对网

6、络的各种善恶信息和自身的行为不能做出正确评判,造成道徳人格的缺失。3•网络游戏吸引青少年,使他们沉溺其中,迷失自我。有些网络游戏充斥着暴力、色情,青少年沉湎于网络游戏,使得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遭受破坏,学习时间无精打采,学习成绩下降,冇的甚至厌学、逃学、辍学,严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4•青少隹长期沉迷网络,失去了外在舆论和传统习惯的制约,亲情变得淡漠,在生活中如果遇到挫折,容易将网络作为逃避现实、解脱痛苦的场所,在虚拟世界中为所欲为。久而久之,他们将把网络中的行为方式带入现实牛活,为达到目的做出一些违反常规的事情,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三、减少网络对青少年

7、思想道德素质负面影响的对策网络带來的便利不言而喻,但是如何扬网络之长,避网络给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带来消极影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耍课题。这里提出如下的方法:首先,青少年应该加强的道德修养,消除“从众”心理,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莫次,家庭要提高教育水平,在关心孩子学业的同时,更应关心孩子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活空间。再次,学校更应承担教书育人的责任,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加强青少年的网络道徳教育。最后,社会要加强对网络文化的监管,提供更多更好的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使青少年在“绿色网络”中健康成长。参

8、考文献:[1]候波,白玉丈•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略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