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燥汤治疗干燥综合征60例的临床观察

润燥汤治疗干燥综合征60例的临床观察

ID:45977856

大小:6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9

润燥汤治疗干燥综合征60例的临床观察_第1页
润燥汤治疗干燥综合征60例的临床观察_第2页
润燥汤治疗干燥综合征60例的临床观察_第3页
润燥汤治疗干燥综合征60例的临床观察_第4页
润燥汤治疗干燥综合征60例的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润燥汤治疗干燥综合征60例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润燥汤治疗干燥综合征60例的临床观察【摘要】口的观察润燥汤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崽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两组分别采用西医和中医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两组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o结论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具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干燥综合征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Sjogren?ssyndrome,SS)是一个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临床除有唾液腺和泪腺受损功能下降而出现口

2、干、眼干外,尚有莫他外分泌腺及腺体外其他器官的受累而出现多系统损害的症状。一般认为与遗传、免疫、病毒感染有关[1]。该病当属中医“燥症”范畴,也有将其归于“内燥”'顽燥”、“燥痹”、“痹症”、“燥毒症”或“虚劳”范畴[2]。目前西医对本病尚无特效疗法,且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存在着较大的副作用。而中医辨证施治对减轻临床症状,控制病情,调整异常的免疫功能等具有一定疗效。因此,笔者自拟润燥汤治疗60例干燥综合征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1.1.1入选病例本研究自2005

3、年1刀至2009年4月,在辽宁省抚顺市屮心医院风湿科门诊部住院部收集资料完备的病例6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将病人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30例:女26例,男4例,年龄16-70岁,平均40.58±25.89岁,病程2-18年,平均6.42±3,60年;对照组30例:女25例,男5例,年龄45-63岁,平均39.82±11.35岁,病程2-13年,平均6.45±3.56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情况对比见表1。注:治疗前两组在性別,年龄,病程几方面情况相似,无

4、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1.2入选标准其诊断符合199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分类标准[;中医诊断参照2000年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治风湿病会议公布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未接受系统止规治疗,入组前肝肾功能均止常。1.3排除标准(1)妊娠或哺乳期妇女。(2)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3)继发性干燥综合征。1.4淘汰标准病人进入观察期后,如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即作为淘汰病例,终止观察。⑴出现严重的不适表现,并冃确定与所服观察药物具有相关性。

5、⑵复查实验室指标出现异常,如肝肾功能异常等,并且确定与所服观察药物具有相关性。⑶中途自动退出或未按吋定期复查。⑷意外事件及死亡。其中⑴、⑵、⑷作为安全性评佔分析。2研究方法1.1观测指标(1)安全性指标: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2)疗效性指标:%1症状及体征:口燥咽干症状,两耳干涩症状,舌象、脉象。%1唾泪液流量测定及方法:含糖试验:将蔗糖压成片,每片800mg,放舌背屮央,记录完全溶解时间230分钟为阳性。滤纸试验:用5X35mm滤纸1片,距一端5mni处折成直角,将该端置入眼睑结膜囊内,5分

6、钟后取下滤纸,自折叠外测量潮湿程度,少于10mm为阳性。%1血沉检查。%1C反应蛋白。1.2给药方法治疗组:麦冬20g、生地15g、白芍15g、桃仁10g、玄参10g、丹皮log、冬桑叶30g。按常规方法服用此方,每日一剂,每剂水煎取汁2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禁服辛辣刺激食物及酒类,避免劳累、受寒等,症状缓解后可间断给予巩固治疗。对照组:①口感者给予人工唾液。②眼干者给予人工泪液。③30例患者均予口服径基氯H200mg/Ho④对合并有神经系统、肾小球肾炎、肺间质性病变、

7、肝脏损害、血细胞低下尤其是血小板低的、肌炎等则耍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1.3疗效标准%1治愈:干燥症状消失,唾泪液流量测定结果正常。%1显效:干燥症状减轻或消失,唾泪液流量测定明显改善。%1有效:症状减轻或消失,唾泪液流量测定有所改善。%1无效:干燥症状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唾泪液流量测定无改善。1.4统计学处理临床症状改善率及疗效分析采用Ridit检验和分析,临床资料分布及各项实验室指标统计均采用t检验。3结果2.1临床疗效两组症候疗效比较,见表2。结果显示,治疗4周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

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o注:治疗前两组在ESR,CRP两方面情况和似,无显著差杲,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4周后,试验组观察指标有一定降低。而对照组变化不大,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o3・3唾泪液流量测定,见表4。注:治疗前含糖试验、滤纸试验两组经统计学处理,P>O.05,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含糖试验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对比,治疗组对照组都有改善,经统计学处理P<0.01,说明治疗都有促进唾液分泌的作用。组间比较差异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