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微转移检测及临床应用探究进展

胃癌微转移检测及临床应用探究进展

ID:46004926

大小:90.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20

胃癌微转移检测及临床应用探究进展_第1页
胃癌微转移检测及临床应用探究进展_第2页
胃癌微转移检测及临床应用探究进展_第3页
胃癌微转移检测及临床应用探究进展_第4页
胃癌微转移检测及临床应用探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胃癌微转移检测及临床应用探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胃癌微转移检测及临床应用探究进展【摘要】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缺乏特异性症状,早期不易发现;而进展期胃癌易在微转移基础上发生转移。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胃癌的微转移已成为研究热点。胃癌微转移的检测方法包括常规HE染色法、免疫组织化学法、RT-PCR等,也可通过对腹腔冲洗液进行检测获得胃癌转移的相关证据。CEA、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糖类抗原(carbohydrateantigens,CA)等是检测癌微转移的常用肿瘤标记物。胃癌微转移的检测对胃癌患者选择术式、确定淋巴结清除范围、术后确立

2、分期、建立个体化的化疗方案及判断预后均有帮助。【关键词】冃肿瘤•微转移•肿瘤标记物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胃癌患者的年死亡率为25.53人/10万人,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居首位[1]。许多患者即使给予了标准R2根治,仍死于远处复发,可能是由于肿瘤发生了微转移[2-4]。微转移(micrometastases)是指在机体组织、体液及细胞移植物中检测到的镜下及亚显微水平的肿瘤残留,是常规临床病理学方法不能检出的、隐匿在原发灶以外组织的转移[5-6]o目前认为,临床转移一般都是由微转移发展而来的[6]。明确肿瘤有无发生微转移,

3、能够更好地对患者进行临床分期并指导治疗。近年来,组织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微转移研究领域也有了较快的发展;随着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的发展和应用,胃癌微转移的检出成为可能。1胃癌微转移的检测方法1.1常规连续切片HE染色法连续切片法一般用于淋巴结的微转移检测,其检出率与切片间距有很大关系。仅切取1〜2个切面的常规病理切片检查对淋巴结微转移灶的检出率很低,连续切片可以提高淋巴结微转移的检出率。据报道,对连续切片进行细致分析,能从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阴性的淋巴结中检出10%的微转移[7]。但是连续切片法需要一

4、个标本切几十乃至几百张切片,工作量大,且敏感度低,对未形成转移灶的少量癌细胞难以检出,故近年来已很少使用。1.2免疫组织化学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是选用针对肿瘤细胞特异标记物的抗体,用显色剂标记,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和组织化学的成色反应,寻找组织、血液、淋巴结、骨髓中的肿瘤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可以检测出常规HE染色不能发现的小簇癌细胞,能从105个细胞中检测出1个癌细胞,是比较灵敏的方法。Maehara等[8]报道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淋巴结转移阴性的34例早期胃癌的420枚淋巴结,发现其中8例15枚淋巴结发生了微转移。免疫组织

5、化学法具有简便、直观、灵敏度髙、结果可靠等优点;缺点是需时较长,费用较昂贵,会因遗漏而出现假阴性,或单抗与基质或炎症细胞交叉反应出现假阳性。1.3RT-PCRRT—PCR技术因其高敏感性和特异性被应用于肿瘤微转移的检测,其原理是选择肿瘤细胞特异性标记基因扩增,检测该基因的转录产物,判断是否存在转移的癌细胞。Mori等[9]应用RT-PCR扩增CEA检测胃肠道肿瘤淋巴结微转移灶的存在情况,发现此法敏感度为10-4,阳性率由20%提高到60%。RT-PCR所需样品少,省时,经济,是目前认为最适于发现肿瘤早期转移的方法,尤其

6、适用于微量样本中目的基因的获取或微量肿瘤细胞的检测。本方法尚有不足,如外源基因污染、假基因干扰、RNA的非法转录可致假阳性,而基因表达产物变异、取材的局限等可致假阴性。随着新的肿瘤特异性标志物的发现,反应条件的优化,RT-PCR有可能成为检测肿瘤微转移的常规方法。1.4腹腔冲洗液的检测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最常见的复发为腹膜转移,约占总复发的33%〜50%,胃癌腹膜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在35%以下,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0]o腹腔内脱落的癌细胞(exfoliatedcancercells,ECC)是形成腹腔转移的先

7、决条件和胃癌预后的一个独立不良因素[11]。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peritoneallavagecytology,PLC)是检测ECC的常用方法,成为预测腹膜微转移的重要手段,但其缺点是对微量癌细胞检测敏感性低,阳性率仅为14%〜21%,有较高的漏诊率[12-13]。盛勇等[14]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对30例胃癌患者行腹腔冲洗液CK20和CEA检测及常规PLC检查,结果显示免疫细胞化学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PLC。王剑锋等[15]收集43例胃癌和7例胃良性病变患者的术中腹腔冲洗液,通过RT-PCR测定冲洗液中游离细胞

8、的CEAmRNA表达,其阳性率为55.8%,明显高于PLC(32.6%),且与胃癌浸润深度、浆膜受浸润程度及类型相一致,从而认为RT-PCR较PLC检测腹腔微量游离癌细胞更有优势,是判断胃癌有无腹膜微转移的一种较好的方法。2胃癌微转移检测的常用肿瘤标记物肿瘤标记物是指由肿瘤细胞产生的,能够反映肿瘤自身存在的某些化学物质。肿瘤标记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