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状胬肉两种手术治疗的比较

翼状胬肉两种手术治疗的比较

ID:46006675

大小:6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0

翼状胬肉两种手术治疗的比较_第1页
翼状胬肉两种手术治疗的比较_第2页
翼状胬肉两种手术治疗的比较_第3页
翼状胬肉两种手术治疗的比较_第4页
翼状胬肉两种手术治疗的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翼状胬肉两种手术治疗的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翼状警肉两种手术治疗的比较【摘要】目的:研究翼状裔肉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翼状裔肉切除术77例88眼,翼状裔肉切除加自身结膜瓣转位移植术105例120眼。随诊3〜12mo,观察并记录不同手术方法术后复发率。结果:行翼状裔肉切除术88眼中,术后3mo复发者3眼,术后6mo复发者6眼,术后9m。复发者10眼,术后12mo复发者3眼。复发率25%(22/88)o行翼状裔肉切除加自身结膜瓣转位移植术120眼中,术后3,6,9,12mo的复发者分别是3,7,11,5眼。复发率22%(26/120)o两种手术方法术后复发率经

2、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o结论:翼状裔肉手术治疗无论何种方式,均不能完全阻止复发。【关键词】翼状裔肉;眼外科手术;治疗结果;复发【中图分类号】R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089-020引言眼表疾病是概指损伤眼表结构及功能的疾病[1]。翼状警肉是较为常见的眼表疾病之一,在赤道地区及阳光辐射强的地区其患病率较高[2,3]翼状窗肉组织向角膜中央生长引起角膜散光导致视力下降,如果到达瞳孔区则严重影响视力。手术是治疗此病的唯一方法。但术后复发率高[4]。回顾性总结行翼状警

3、肉切除术及翼状窗肉加自身结膜瓣转位移植术资料完整者183例208眼。观察并分析翼状警肉手术效果。1对象和方法□对象:我院行翼状賢肉手术后资料完整患者183例208眼。男109例123眼,女47例85眼;年龄34〜77(平均577)岁;行翼状警肉切除术患者术105例120眼。随诊3〜12mo,观察并记录其复发情况。窗肉位于内眦部位,且首次施行翼状裔肉手术患者。常规眼科检查及裂隙灯下检查,排除其它眼表疾病。诊断遵循李凤鸣主编《眼科全书》有关章节标准[5]。选择警肉无明显炎症发红时期手术。78例88眼,行翼状警肉切除加自身结膜

4、瓣转位移植12方法:翼状警肉切除术在眼科显微镜下进行,表面麻醉及结膜下浸润麻醉。以显微有齿银抓住头颈部,沿头部边缘用尖刀切至前弹力层下面的实质浅层,保证角膜上不残留血管及纤维结缔组织,并分离至角巩膜缘及巩膜,分离结膜及结膜下组织直至泪阜处,注意不伤及内直肌。剪除警肉头颈及部分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巩膜表面出血点烧灼止血,以8-0丝线将结膜残端缝合固定在内直肌前的浅层巩膜上,距角膜缘约3〜4mm。翼状窗肉切除加自身结膜瓣转位移植术中麻醉及切割分离警肉头颈部的方法同切除术。将警肉切除后,取鼻上方健康球结膜瓣约3mmx5mm大小转

5、位缺损处,缝合固定于表层巩膜上,角膜缘附近留岀2〜25mm的巩膜暴露区,术毕用虹膜恢复器把移植片下所积血液压出,使其平伏紧贴于巩膜上。两种手术后患者均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3d点抗生素滴眼液,3〜4次/d。结膜愈合后,约术后7d点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约lmoo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2结果行翼状警肉手术后,术眼角膜不同范围不同程度残留角膜云翳。行翼状警肉切除术者愈合后,结膜平覆,巩膜裸露区被正常结膜覆盖。行切除加自身结膜瓣移植者,愈合后,移植瓣全部成活。行翼状警肉切除术78例88眼中,术后12mo内复发者22眼,复发

6、率25%,其中术后3mo复发者3眼,术后6mo复发者6眼,术后9mo复发者10眼,术后12mo复发者3眼。行翼状警肉切除加自身结膜瓣转位移植者105眼中术后内共复发26眼,复发率22%,其中术后3,6,9,12mo复发者分别是3,7,11,5眼,术后复发眼表现为局部结膜下新生血管较多,结膜下组织肥厚,增生并向角膜缘内侵犯,少数已侵入透明角膜。两种手术后复发率经统计学X2检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040005)o3讨论翼状裔肉是眼科常见眼表疾病之一。目前的研究证明,紫外线是翼状賢肉致病的最重要的原因[2,3,6,7],

7、但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翼状警肉具有很强的加重和复发倾向,临床表现为新生的组织不断生长,并向角膜浸润,手术切除后易复发,这些特点与肿瘤组织相似。由致密胶原纤维构成的警肉头部常累及角膜甚至瞳孔区角膜基质浅层也受到影响而变薄。有研究发现,在细胞培养及动物实验中表现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在角膜伤口愈合中表达明显增加[8]。说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与眼表面上皮细胞的生长有关。以往认为翼状警肉是结膜组织变性性疾病,但在临床的观察中并不支持这一结论。最近有研究发现,由于翼

8、状警肉上皮的EGFR蛋白阳性表达较正常结膜的密度高,提示翼状霽肉上皮细胞呈现高增长状态[9]。细胞的高增殖状态是组织增生性疾病的生物标志。同时也发现翼状警肉P53蛋白表达与紫外线辐射和家族史的关系:接受紫外线辐射较多者其P53蛋白表达较接受紫外线较少者明显增多,提示紫外线可能引起P53蛋白的异常表达[10]o故认为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