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考研 新闻传播学专业就业形势浅析

XX考研 新闻传播学专业就业形势浅析

ID:46018960

大小:50.8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0

XX考研 新闻传播学专业就业形势浅析_第1页
XX考研 新闻传播学专业就业形势浅析_第2页
XX考研 新闻传播学专业就业形势浅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XX考研 新闻传播学专业就业形势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XX考研新闻传播学专业就业形势浅析  90年代中期开始新闻与传播教育在国内超常规发展原有的几位“老大”如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新闻教育规模在不断扩大各地方院校也纷纷开办新闻教育尤其引人瞩目的是中国最著名的两所高等学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也相继开设了新闻与传播学院1994年以前国内有新闻学类专业点66个1995~1997年增加了35个1998~1999年又增加23个2000~XX年新增专业点竟达104个即目前已经有专业点230个以上据估计目前全国新闻专业本、专科的在校生人数达到4~5万人新闻教育的目标主要

2、是满足传播媒体的需要近3~5年内中国政府对新闻传媒将继续奉行控制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进效益的方针传媒基本上维持现有的规模对新闻学类毕业生需求量有限据调查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传媒对本科毕业从事一般新闻采编工作的人才需求量已接近饱和今后不再录用大专层次的毕业生同时各类非新闻专业毕业生也蜂拥至媒体希望分食一杯羹研究显示2000年以前大约50万新闻从业人员中只有3万人员来自新闻专业也就是说95%的从业人员来自其他专业《北京青年报》每年招聘记者报名与录用的比例在50:1左右  为了缓和专

3、业点发展过猛带来的供大于求的矛盾教育部多次提出新闻学类专业属于长线专业要适度控制发展规模应在现有专业点的基础上着力提高毕业生的质量但收效不大当然在政策范围内媒体的增多和扩容还是给了新闻人才一定的空间据最近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北京市场最急需的人才是媒介、咨询等行业而不再是前几年的IT、商务行业只是市场对新闻人才的要求更高了  就业:媒体、政府机构、企业、高校  目前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叫“新闻学研究进入大众传播研究时代”由于这个说法比较笼统人们可以对它有多种理解:传统新闻学与传播学并存;传统新闻学完

4、全被传播学所取代;传统新闻学被改造为一种新面貌新体系的新闻学到底会情况需要深入的研究更需要实践的发展来证明但我们认为新闻学会在吸收借鉴传播学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的同时摆脱传统模式的束缚发展为新的适应时代需求的新的理论体系  首先新闻学与传播学在学科性质上有本质的区别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差别决不仅仅是研究范围的大小如果是这样那么新闻院系只要在传统新闻学专业以外加强对广播电视等媒介的研究就可以实现新闻学向传播学的过渡了新闻学是一门人文学的应用学科传播学则是一门社会科学的应用科学它们分属于不同的领域人文学是学

5、科而不是科学人文学的人文性表现在它体现着人对人自身的终极关怀它探讨人的存在价值和人性的精神表现它把诸如信仰、情感、道德、美之类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它的立场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从这个角度讲新闻学的核心观点新闻价值正是人文特性的体现而社会科学之所以被称为科学是因为其研究的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包含着内在规律运用客观的观察程序和分析方法可以找寻这些规律这些规律是可以检验的传播学所研究的正是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规律这样看来新闻学和传播学各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的道路无法相互替代  其次传播学虽然来势凶猛但还没有代替

6、新闻学的实力从传播学的兴起和发展来看它起源于战争宣传、商业公关活动、政治选举等活动的需要这些在本质上是与新闻学的精神相违背的中国的传播理论和实践都还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理论都是舶来品直接引进自西方我们在感慨其潜在的巨大社会意义的同时并没有找到一个把它应用与中国实际的道路传播学的本土化是现在学术界呼声最高的问题正如有人奚落的那样传播学是个筐什么都可装正是因为我们对传播学研究的不深入不明确导致了对传播学的泛化认识传播学和新闻学都面临着时代的挑战和现实的压力他们应该相互学习共同发展完善  我国传统的新闻学

7、是贴满政治标签的新闻学从基本理论到新闻业务都强调和西方资产阶级新闻学的不同这样一来新闻学没有了共同的规律我国新闻学者进行的学术研究成了“自言自语”无法与国际同行交流也就谈不上与国际接轨传播学的引入为新闻理论的研究开拓了国际视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