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眦赘皮的分类及相应治疗方法探讨

内眦赘皮的分类及相应治疗方法探讨

ID:46077983

大小:6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0

内眦赘皮的分类及相应治疗方法探讨_第1页
内眦赘皮的分类及相应治疗方法探讨_第2页
内眦赘皮的分类及相应治疗方法探讨_第3页
内眦赘皮的分类及相应治疗方法探讨_第4页
内眦赘皮的分类及相应治疗方法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眦赘皮的分类及相应治疗方法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内眦赘皮的分类及相应治疗方法探讨内眦赘皮的分类及相应治疗方法探讨[摘要]目的:总结内眦赘皮的成因,探索内眦赘皮的分类与选择治疗方法的关系。方法:调查1999年以来收治的1370例内眦赘皮患者,对其外形和术中解剖结果进行总结;均采用张海明法、Park法或Mustarde法予以矫正,或同时行重睑成形术。术后有294例患者接受长期随访,随访时间为6〜38个月。结果:根据内眦赘皮的成因将其分为上睑型、下睑型和上下睑型;根据其遮盖泪阜的程度分为轻、中和重度。上睑型和上下睑型可用张海明法或P^k法矫正,下睑型和上下睑型可用Park法或Mustarde

2、法矫正。在随访的294例患者中,完全纠正者264例,30例部分矫正。结论:本文提出的内眦赘皮分类法具有实用的指导,临床选择手术方法的意义。[关键词]内眦赘皮;内眦赘皮矫正术;眼轮匝肌;内眦韧带[中图分类号1R622R7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07)04-0512-03内眦赘皮是位于内眦处的蹊状皮肤,有文献根据内眦赘皮的方向将内眦赘皮分为:眉型、上睑型、睑板型和倒向型赘皮。并有文献探讨内眦赘皮的形成原因,提出皮下脂肪肥厚、眼轮匝肌纤维的错位或其导致的张力变化是内眦赘皮的形成原因。针对内眦赘皮的外形特点和解剖原

3、因,相继有文献提出矫正内眦赘皮的方法。早期提出了横切法或L形皮肤切除术,但因为较明显的手术瘢痕或复发而逐渐放弃。近年提出了单z字改形术。1999年以来,我们在诊治了1370例内眦赘皮时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从内眦形成的结构特点来说,眉型内眦赘皮也许不存在,有的是重复的,有的则没有包括在内。因此,本文试图根据我们收治的这1370例的临床观察和治疗结果,探索内眦赘皮的分类,并根据分类与分度选择相应治疗方法,现总结报道如下。1内眦赘皮的分类根据内眦部眼轮匝肌起点移位的特点,我们将内眦赘皮分为:1.1上睑型:为上睑眶隔前部眼轮匝肌在内眦部起点的畸形。

4、多为眼轮匝肌眶隔前部浅头在内眦部的起点出现外移和内眦韧带浅头增长所致,严重时牵拉下睑部眼轮匝肌起点轻微外移。内眦赘皮起于上睑睑板前或眶隔前,斜向内下方,止于下睑缘的内侧。外观上,内眦角呈现尖端指向内下方的尖形。皮肤厚度正常。1.2下睑型:为下睑眼轮匝肌在内眦部起点的畸形。多为眼轮匝肌下睑眶隔前部浅头或眶部在内眦部的起点出现外移和内眦韧带浅头增长所致。内眦赘皮起于下睑眶隔前部前方,它斜向内上方,止于上睑缘的内侧。外观上,内眦角呈现尖端指向内上方的尖形。此类内眦赘皮的皮肤与其眼睑皮肤一样,较厚。1.3上下睑型:为上下睑部眼轮匝肌在内眦部止点的

5、畸形。多为上睑眶隔前部与下睑眶隔前部或眶部眼轮匝肌在内眦部的起点同时出现杲常,伴有内眦韧帶浅头增长外移。内眦赘皮起于上睑眶隔前部,它以凸向鼻侧的弧形走向下睑的泪沟或眶隔前部。外观上,内眦角呈现弧形。2内眦赘皮的分度我们根据内眦赘皮遮盖泪阜的程度将其分为三度:①轻度:内眦赘皮遮盖泪阜小于1/3;②中度:内眦赘皮遮盖泪阜1/2;③重度:内眦赘皮遮盖泪阜大于2/3。3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自1999年,我们共收治了1370例内眦赘皮患者,一般情况。1284例患者(93.7%)的内眦赘皮矫正术是和重睑成形术同时完成的,剩余的86例患者(6.3%)仅做

6、了内眦赘皮矫正术。所采用的内眦赘皮矫正术及随访结果见表1。有294例患者接受了长期随访,随访时间为6~38个月。其屮内眦赘皮完全纠正者264例,内眦角完全开放,呈圆弧形,泪阜完全外露;同时行重睑成形术者,其重睑为外双形。30例矫止不够者,其内眦角仍为尖形,泪阜大部分外露,其重睑为内双形。内眦部皮肤切口瘢痕一般在术后2〜4个月消退成灰口线,最长为术后6个月。内眦部切口线和重睑线连接自然,但有8例上睑重睑线的内侧遗留明显的切口痕迹(张海明法1例,PARK法7例);用墨氏法矫正的内眦部均遗留明显的切口痕迹。单纯矫正内眦赘皮者,内眦角处未见遗留多

7、余的皮肤组织。木组所有患者未见溢泪现象发牛。4讨论虽然部分高加索人种也有内眦赘皮,但东方蒙古人种存在内眦赘皮的比例很高,是蒙古人种外观上的…个典型特征。内眦赘皮使眼裂在外观上具有如下特征:眼裂变短、没有重睑皱褶、假性内斜视和假性内眦间距增宽等。如在此基础上单纯行重睑术时,由于它对上睑皮肤的牵拉作用,轻者仅表现为眼裂短而圆,重者则可以使手术形成的重睑皱褶部分或全部消失。但内眦赘皮在个体的外观和成因上的表现是有一定差异的,因此要彻底而有效地矫正内眦赘皮,详细了解其外观和成因上的关系对于指导临床设计和选择矫正内眦赘皮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眼轮匝

8、肌可以分为3个部分:睑板前部、眶隔前部和眶部。睑板前部和眶隔前部眼轮匝肌均有深浅两头,分别形成内眦韧带的深头和浅头,而眶部眼轮匝肌则起于内眦韧带浅头的鼻侧部。国外有学者认为内眦赘皮的形成与赘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