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问题的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问题的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ID:46095365

大小: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0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问题的有效教学策略探讨_第1页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问题的有效教学策略探讨_第2页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问题的有效教学策略探讨_第3页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问题的有效教学策略探讨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问题的有效教学策略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问题的有效教学策略探讨摘要:“要积极发展教育事业,通过普及教育,启迪心智,传承知识,陶冶情操,使人们在持续的格物致知中更好认识各种文明的价值,让教育为文明传承教育和服务。”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传承和有效体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资源交融化的发展、教学方法的不断完善、教学理念的细化以及新兴技术的应用,新体制下的有效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图形与几何这部分的内容占很大的教学比重。关键词:小学数学;几何;有效教学;策略深化素质教育,推进创新浪潮。在学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段,小学数学的学习有效地培养了学生

2、的逻辑性、创新性、辩证统一性以及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对事物的感知意识。有意义的教学才是最高效的教学。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此我对数学教学中四大领域之一的“图形与几何”这一版块就有效教学策略进行阐述。一、意识的引入培养空间意识是新时期数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方法。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自身能力,通过准备关于图形与几何的感知材料,打破思维定局和思考联想障碍,真正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锻炼思维能力。在授课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教材重难点进行讲述,教师本身根据“研究一总结一研究”的教学模式备案授课。二、课程的设计几何图形中的知识

3、点,如平移、组合、翻转、铺设等,可用辅助教学器具进行搭建,从简单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入手,根据点、线、面、体这一发展历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认识和空间观念。在几何图形的结构演变这一版块,教师可应用归纳类比及猜想的方法,因地制宜,用实物做成立体图,带领学生去室外感知简单平面及立体图,加深效果。这也体现了情景创设此种方法的直观性和重要性。三、取长补短,互相借鉴一是不同级同科目教师之间的交流。数学学习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和应用性,在数量关系以及空间形式方面的教学会逐渐深化。任何教学过程都应该避免单独授课缺乏连贯性,与低年级教

4、师交流经验会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维程度,同时与高年级教师交流能把握好教学力度及核心脉络。二是同级不同科目教师之间的交流。任何学科之间都是相互关联互相补充的,在教学过程中我时刻关注和总结其他先进教学策略,其中的主题循环法就是很好的一个方式。比如在“图形与几何”这一方面的学习中,我就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地穿插本版块在其他学科中的知识体现,如让学生用精炼的语言来描述稍复杂的几何构造体,总结生活与自然中常见的图形与几何构造,用此种系统法沟通了其他学科之间的知识,从而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四、归纳总结在授课一段时间后的归纳总结是很重要的,也是

5、很基础性的步骤。整合总结所学的知识,从整体的框架中推理概括出一般性概念、原则或结论,为之后的教学提供更好的指导意义。在对“图形与几何”这一版块进行归纳总结时,可通过图表的方式列出三角形、正方形、圆、扇形等一维图形以及球、正方体等二维图形的比较总结,包含名称、形状、基本性质以及联系等相关内容,进行直接和间接比较,更好地对整个知识点做出更有条理的梳理和把握。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新的数学方法和概念,常常比解决数学问题本身更重要。”教学过程也是如此,高效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必然会在改革创新中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参考文献:⑴

6、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⑵陈继忠.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思考[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4).编辑鲁翠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