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霉素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平阳霉素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ID:46113465

大小:62.1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1

平阳霉素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分析_第1页
平阳霉素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分析_第2页
平阳霉素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平阳霉素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平阳霉素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分析平阳霉素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分析中图分类号:R97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08)-3-0021-02【摘要】目的了解平阳霉素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疗效。方法通过对76例颌面血管瘤采取平阳霉素局部注射。结果总有效率97.4%。【关键词】平阳霉素颌面部血管瘤临床疗效血管瘤是一系列不同病因、不同发展过程的先天性血管良性肿瘤或畸形,属错构瘤范围,颌面部多发。该病的传统治疗方法有外科手术、激素、激光及浅X线放射治疗,但易致瘢痕形成,破坏容貌等副作用。近年来文献报道[1]认为: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颌面血管瘤疗效满意,我院自1995年1

2、月〜2005年1月采用平阳霉索局部注射治疗颌面血管瘤76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情况共76例,其中出生后1个月~2岁48例,3~9岁18例,10~19岁6例,20岁以上4例。1.2血管瘤类型毛细血管型血管瘤24例,海绵状血管瘤44例,蔓状血管瘤8例。1.3血管瘤部位额部23例、颊部20例、上下唇14例、鼻背及鼻唇沟10例、口内粘膜6例,瘤体最大6cmX4cmX1cm,最小❷0.3cmX0.2cmX0.2cm。1.4治疗方法①常规行胸透、血常规及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给予治疗,注射前5分钟据体重大小给地塞米松2〜5mg肌注。②取平阳霉素8mg+注射用水及利多卡因等量2-4mlo皮内注

3、射平阳霉素lmg,观察半小吋无发热及惊厥不良反应行瘤体局部注射。③先将瘤体内血液抽出或挤走,瘤体周围选对称U!点5号针头推入等量药液,视瘤体大小一次注射4-24mg[2]o2结果见表1。疗效标准:①痊愈:经1疗程治疗,瘤体完全消退,皮肤、粘膜颜色正常,无外观畸形及功能障碍,随访无复发。②好转:瘤体缩小40%以上,皮色变浅,无功能障碍。③无效:1疗程注射完毕,瘤体无明显变化。3讨论3.1分类血管瘤起源于残余的胚胎血管细胞,颌面部血管瘤占全身血管的60%,按其组织结构特征可分为毛细血管型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和蔓状血管瘤。1982Muliken根据血管瘤的病理特征将其分为真性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两类,

4、毛细血管型的大部分属真性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葡萄斑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为血管畸形。3.2传统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有一定的难度及危险性,术后常出现外观畸形、功能障碍;非手术治疗如:放疗、冷冻、激素、激光及硬化剂治疗效果均不理想[3]o平阳霉素是广谱抗癌抗纶素,可迅速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牛,抑制血管内皮细胞DNA的合成,局部注射后,在瘤体内积聚高浓度药物,可使瘤体硬化、萎缩而治愈。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轻,对骨髓和免疫系统无抑制作用。最高剂量成人可达240mg,应用十分安全,偶有应用平阳霉素后出现发热[3]其原因是平阳霉素激发体内内热原的释放,使用本药前肌注地塞米松可抑制此不良反应。此法治疗

5、血管瘤方法简便、疗效确切、外型满意、副作用小等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参考文献[1]王昌美•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1,18(5):317-319.[2]姜兴功、孟庆慧、孟宪霞,平阳霉素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疗效观察•医药产业资讯,2005,11(2):21,95.[3]寿柏泉,平阳霉素引起严重过敏反应1例•华西医药通讯,1999,10(10):1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