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双侧足三里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腹部术后腹胀临床观察

电针双侧足三里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腹部术后腹胀临床观察

ID:46134475

大小:6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1

电针双侧足三里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腹部术后腹胀临床观察_第1页
电针双侧足三里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腹部术后腹胀临床观察_第2页
电针双侧足三里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腹部术后腹胀临床观察_第3页
电针双侧足三里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腹部术后腹胀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电针双侧足三里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腹部术后腹胀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电针双侧足三里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腹部术后腹胀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腹部术后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腹部术后出现腹胀的患者随机按1:1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上给予针刺足三里和大承气汤加减保留灌肠;对照组给予常规禁食、补足液体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0.37%,对照组治愈率为70%,治疗组腹胀腹痛缓解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针刺足三里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术后腹胀有疗效明确、操作方便的优点,值得推广。❷【关键词】术后腹胀;足三里;中药灌肠术后腹胀是腹部外科尤其是胃肠手术经常出现的术后并发症,除了术中

2、仔细操作避免过多骚扰胃肠道,麻醉用量合理、术后鼓励患者尽早下床等外,还可以应用针灸及中药灌肠,治疗术后腹胀。本组采用此法治疗术后腹胀患者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❷1资料与方法❷1.1一般资料2007年6月~2011年5月在本院住院患者共6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纳入病例病种,治疗组阑尾切除术13例,胆囊切除术8例,胃肠穿孔肠修补术5例,肠梗阻松解术4例;对照组阑尾切除术14例,胆囊切除术10例,胃肠穿孔肠修补术3例,肠梗阻松解术3例。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❷P❷>0.05),具有可比性

3、。❷1.2治疗方法❷1.2.1治疗组给予常规支持治疗外,(1)取双侧足三里穴施针,得气后,接通电针仪,2次/d,每次15min。(2)方拟大承气汤加减,方药如下:大黄15g,厚朴15g,枳实15g,芒硝10g,莱鞭子15g,虎杖30g,白花蛇舌草15g,梔子15g,用500ml水煎至200ml后,给予保留灌肠,2次/d。❷1.2.2对照组给予禁食、纠正电解质紊乱、补液、必要时胃肠减压。❷1.3疗效评价指标治愈:腹胀、腹痛消失,肠鸣音恢复正常,肛门排气、排便顺畅;有效:腹胀、腹痛减轻,肠鸣音弱,肛门排气、排便,但不顺畅;无效:腹胀、腹痛无

4、缓解,无肠鸣音,肛门未排气、排便。❷1.4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❷xg2检验,计量资料应用均数土标准差表示,采用❷t❷检验,检验水准a=0.05o❷2结果❷2.1临床有效率的比较见表1。❷2.2两组排气排便时间比较治疗组患者排气排便出现时间显著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❷P❷3讨论❷腹胀是腹部外科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占手术后8%~28%[1]。常由于手术刺激、术口疼痛导致患者下床时间过晚、麻醉药物的应用等诸多因素,使胃肠功能受到抑制所致[2]。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肠道功能紊乱,严重者可发展成为麻痹性肠梗阻。❷中医

5、认为腹部手术后,术后正气受损,湿热邪毒乘虚而入,邪滞胃肠气机不利,传导失司,气血郁闭,肠腑传导功能失司,肠道内容物不能顺利下降,壅塞肠道,故导致热结阴亏,腑实肠结。《此事难知》“诸痛为实,痛随利减一通而不痛,痛则不通”,指出以通为用的治疗原则,根据“六腑以通为用"的理论,方拟大承气汤加减,方中大黄行气通腑,厚朴以行气消壅,枳实以破气散结,芒硝润燥软坚,赤芍凉血散瘀,桃仁活血润燥,虎杖活血通便,梔子清热除湿,白花蛇舌草除湿,共奏通腑消胀泄浊之效。腹部术后患者一般用本方2飞剂后,可使大便畅通,腹胀腹痛消除。但要中病即止,以免过泻伤正[3]。

6、❷足三里穴属阳明胃经合穴,也是胃腑下合穴,八会穴之腑会,是人体四大保健穴之一,是治疗肠胃疾病的主要脸穴,具有调脾胃、益气血、祛湿消肿作用,尤其是对胃肠蠕动及消化液分泌起有益的调节作用,动物实验表明,针刺大鼠足三里穴后,大脑皮质、海马纹状体及脊髓胆碱能M受体和5-HT2受体结合容量显著下降。因此,针刺足三里穴可起到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41❷中药保留灌肠、电针足三里是治疗外科术后腹胀保守治疗的具有中医特色,且行之有效的方法,简便且可操作行强,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❷参考文献❷[1]顾克敏,曾秘,刘敏,等•术后腹胀几种治疗方法的比较.哈尔滨医

7、药,2007,27(2):22•❷[2]周清华.大承气汤加味治疗腹部手术后腹胀110例.山东中医杂志,2004,23(8):478.❷[3]黄华勇•腹部手术后腹胀预防和解除方法的研究概况•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6):3266-3268.❷[4]王云凯,王卫.临床常用百穴精解•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92•❷(收稿日期:2011-08-23)❷(本文编辑:车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